-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關于氣的基本概念,很多人都想知道,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經過多方搜尋,現將氣的基本概念給大家。
氣的哲學概念
中國古代哲學關于氣的基本概念:氣是物質,是構成世界的物質本原?!端貑?middot;氣交變大論》說:“善言氣者,必彰于物”。氣與物是一個統(tǒng)一體,由于其極其細微,故謂之“無形”,但并非氣不存在,只不過肉眼難辨而已。氣的存在,可通過其運動變化及其產生的物質而表現出來。氣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范疇,其本義,是客觀的、具有運動性的物質存在;其泛義,是世界的一切事物或現象,包括精神現象,均可稱之為氣。
氣的概念的形成
關于氣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甲骨文,《說文解字·氣部》說:“氣,云氣也,象形。“可見,氣的原意是對云氣的表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氣作為哲學概念逐步形成。最初,以《管子內業(yè)》為代表的宋钘、尹文學派主張”精氣學說“,認為”精者也,氣之精者也。“當時,精、精氣、氣的概念基本相同。精氣學說提出,氣(精氣)是物質,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即”氣一元論“的思想。精氣學說是氣的學說的早期概念。作為中醫(yī)學理論體系形成標志之一的《黃帝內經》,在其成書的時期正是精氣學說風靡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領域的時代。因此,在中醫(yī)學理論體系內,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著精氣學說的思想。東漢時期,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王充為代表的古代哲學家繼承”精氣學說“,創(chuàng)立”元氣學說“?!墩摵?middot;談天》說:”元氣未分,混沌為一“;又在”言毒“篇說:”萬物之生,皆稟元氣“。說明宇宙開始是一個混沌狀態(tài)氣在宇宙巨變中產生,作為產生和構萬宇宙萬物的元始物質,由無形之氣變化而生成有形之物。同時代的《難經》也相應地第一次使用”原(元)氣“的概念。其后,唐宋明清的哲學家?guī)缀跹员胤Q氣,例如,宋代張載《正蒙》等著作,提出”太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構成萬物的實體,由于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明清之際,方以智、顧炎武、王夫之和戴震等思想家進一步發(fā)展氣一元論,使氣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范疇。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