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一、分類
本病非常多見,男性略多于女性,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隨年齡增長而發(fā)病率亦增高。分類如下:
?。ㄒ唬?、 慢性胃竇炎(B型胃炎)十分常見。絕大多數(shù)90%為Hp感染,少數(shù)由于其它疾病包括膽汁反流、非甾體抗炎藥、吸煙和酒癖引起。
(二)、 慢性胃體炎(A型胃炎)少見。主要由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病變主要累及胃體和胃底。本型常有遺傳因素參與發(fā)病。約20%伴有甲狀腺炎,Addison病或白斑病。
二、病因
主要病因有:Hp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腸液反流,其他因素等
三、臨床表現(xiàn)
病程遷延,大多無明顯癥狀。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現(xiàn),如上腹飽脹不適,以進餐后為甚,無規(guī)律性隱痛,噯氣,反酸,燒灼感,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少數(shù)可有上消化道出血,但量少。A型胃炎可出現(xiàn)明顯厭食和體重減輕,可伴有貧血。在有典型惡性貧血時,可出現(xiàn)舌炎,舌萎縮和周圍神經(jīng)并病變?nèi)缢闹杏X異常,特別是在兩足。
四、診斷
確診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檢。應用實驗室方法檢測有無Hp感染。如懷疑為A型胃炎應檢測內(nèi)因子抗體和抗壁細胞抗體。并有惡性貧血時可發(fā)現(xiàn)巨幼細胞性貧血,應做維生素B12測定和維生素B12吸收實驗。
五、鑒別診斷
六、治療
對Hp感染的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特別在有活動性者,應予以根除治療。治療方案兩大類,即為膠體鉍劑或質(zhì)子泵拮抗劑加若干種抗菌藥物。在細菌根除后,胃粘膜炎癥得以改善,甚至消退。
對未能檢出Hp感染的慢性胃炎,應分析其病因。若為非甾體抗炎藥引起的,應即停服并用抗酸藥或硫糖鋁來治療;如因膽汁反流,可用鋁碳酸鎂或氫氧化鋁凝膠來吸附,硫糖鋁也可有一定的作用。如有胃動力學的改變,可服用多潘立酮或西沙必利對癥處理。如有煙酒嗜好者,應囑戒除。
對B型胃炎患者,不提倡攝入酸性食品,甚至應使用抗酸藥來減少H+的反彌散。
對A型胃炎患者,無特異治療方法,有惡性貧血時,注射維生素B12后可很快得到糾正。
重度不典型增生宜手術治療。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七、病理
病理上分四型:淺表性,萎縮性,肥厚性和疣狀
?。ㄒ唬?慢性淺表性胃炎(also called 慢性單純性胃炎)為胃粘膜最常見的病變,胃竇部最常見。病變多灶性或彌漫性,胃鏡可見粘膜充血,水腫,深紅色,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黃色的分泌物,有時伴點狀出血或糜爛。鏡下可見炎性病變位于粘膜淺層,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有時可見少量E,N.粘膜淺層可有水腫,點狀出血和上皮壞死脫落。
?。ǘ?慢性萎縮性胃炎 本病以粘膜固有腺體萎縮和常伴有腸上皮化生為特征。分A.B兩型。(病因與臨床分類相同)。我國以B型胃炎多見,又稱為慢性單純性萎縮性胃炎,病變多見與胃竇部。兩型粘膜病變基本相同。粘膜薄而平滑,皺襞變平或消失,表面呈細顆粒狀。胃鏡檢查見粘膜由正常的橘紅色變?yōu)榛疑蚧揖G色,粘膜下小血管清晰可見,與周圍粘膜界限明顯。鏡下,在粘膜固有層內(nèi)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腺上皮萎縮,腺體變小并有囊性擴張,腺體數(shù)量減少或消失。常出現(xiàn)上皮化生,在胃體和胃底部腺體的壁細胞和主細胞消失,為類似幽門腺的粘液分泌細胞所取代,為假幽門腺化生。在幽門竇病變區(qū),胃粘膜表層上皮細胞中出現(xiàn)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狀細胞、有刷狀緣的吸收上皮細胞和潘氏(Paneth)細胞等,與小腸粘膜相似,稱為腸上皮化生 在腸上皮化生中,可出現(xiàn)細胞異型性增生。腸化生上皮有杯狀細胞和吸收上皮細胞者稱為完全化生,至于杯狀細胞者為不完全花生。不完全化生中有根據(jù)粘液組化反應,氧乙?;僖核彡栃詾榇竽c型不完全化生,陰性者為小腸型不完全化生。目前認為大腸型不完全化生與腸型胃癌的發(fā)生關系密切
(三) 肥厚性胃炎 (also called 巨大肥厚性胃炎)常發(fā)生于胃底及胃體,粘膜層增厚,皺襞肥大加深變寬形似腦回。鏡下 粘膜表面粘液分泌細胞數(shù)量增加,分泌增多。腺體增生肥大變長有時穿過粘膜肌層。粘膜固有層內(nèi)炎性細胞浸潤不明顯?;颊叱S形杆岬拖录耙騺G失大量含蛋白質(zhì)的胃液引起的低蛋白血癥。
?。ㄋ模?疣狀胃炎 是指胃粘膜表面有很多結節(jié)狀,痘疹狀突起的一種慢性胃炎。病變多見胃竇部,突起可為圓形或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直徑約0.5~1.0cm,高約0.2cm,中心每有凹陷,行如痘疹。病變活動期鏡下可見隆起的中央因上皮變性,壞死和脫落而發(fā)生糜爛,凹陷,并伴有急性炎性滲出物覆蓋其表面。病變修復時,可見上皮再生修復或伴有不典型型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