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悸的辨證論治之心脾兩虛型心悸
距離2020中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為幫助大家復習,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中醫(yī)內科的備考資料,一起來看看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心脾兩虛型心悸的相關內容。
心脾兩虛型心悸
癥狀: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少寐多夢,健忘,面色無華,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腹脹便溏,舌淡紅,脈細弱。
治法: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
方中當歸、龍眼肉補養(yǎng)心血;黃芪、人參、白術、炙甘草益氣以生血;茯神、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木香行氣,令補而不滯。,
若心悸氣短,神疲乏力,心煩失眠,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胸悶,面色無華,舌淡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數(shù),為氣陰兩虛,治以益氣養(yǎng)陰,養(yǎng)心安神,用炙甘草湯加減。本方益氣滋陰,補血復脈。方中炙甘草、人參、大棗益氣以補心脾;干地黃、麥冬、阿膠、麻子仁甘潤滋陰,養(yǎng)心補血,潤肺生津;生姜、桂枝、酒通陽復脈。氣虛甚者加黃芪、黨參;血虛甚者加當歸、熟地;陽虛甚而汗出肢冷,脈結或代者,加附片、肉桂;陰虛甚者,加麥冬、阿膠、玉竹;自扦、盜汗者,加麻黃根、浮小麥。
以上內容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編輯,希望大家在復習中要做好相應的積累,不斷的提升自己,讓復習可以更見實效,順利通過自己的考試。沖刺階段,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提供超值精品班、無憂實驗班課程,歡迎大家了解。點擊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