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護理工作中,護士長不僅要親歷親為,她們還擔負著對護士領導、管理的角色,因此,在工作中,護士長批評護士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批評,是為了使犯錯誤者認識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盡快改正;是為了使未出錯者從中受到教育,引以為戒。批評是對護士否定性的評價,因此,無論選擇何種方式的批評,都會引起受批者不同程度的負面效應,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所以,護士長批評護士后應繼續(xù)做好批評后的管理工作。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體會,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觀察護士被批評后的反應
護士受到批評后,會有以下不同反應: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感覺羞愧,很快改正錯誤;認為自己沒錯誤,不知為何被批評,覺得委屈;表面接受,心里有疙瘩;認為護士長偏心眼,故意找茬,很沮喪;左耳進,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裝病不上班;說三道四,牢騷滿腹,在護士中做反向工作,甚至詆毀護士長;一蹶不振,破罐破摔;直接頂撞,與護士長發(fā)生正面沖突。護士長批評護士后要注意及時觀察受批者的反應,這是做好批評善后工作的第一步。
批評之后多溝通
護士長在了解護士挨批的反應后,要根據不同情況與其進行真誠、耐心的溝通。這是解決其思想問題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護士長做好管理的重要一環(huán)。
根據人的心理特點,在受到批評后,非常希望得到領導的關心、理解、信任和尊重。若對其批評后不聞不問,甚至有成見以至疏遠、冷淡、不信任,就容易使其自暴自棄或產生對抗情緒。所以,護士長在批評護士后,要主動找其談心,一方面了解她對批評的接受程序,有何想法等,也給被批評者一個傾訴的機會;另一方面,教育其正確對待批評。要讓護士明白,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出現缺點、錯誤是難免的,關鍵在于如何對待缺點、錯誤。要讓護士懂得,接受批評有利于防微杜漸,有利于自己成長進步。不承認、不接受批評,會小錯釀大錯,后果不堪設想。要讓護士做到,受到批評時要冷靜,保持頭腦清醒:對實事求是的批評,要知錯就改;對有出入的批評,虛心聽取,防止日后出現同樣的錯誤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針對問題有的放矢
在與護士溝通后,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從整體上來說,也就是護士長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使整個團隊中的每一個護士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從而有效地開展護理工作。護士長對不知錯在何處的護士,要幫助其找出錯誤所在;對知錯的護士,與其一起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共同探討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對萎靡不振、喪失信心的護士,將指出錯誤與肯定成績相結合,發(fā)現其微小的成績和進步,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對頂撞批評的護士,要冷處理,待其恢復平靜后,再心平氣和地與之交流,直至雙方達成共識。護士長對批評他人欠妥之處,要勇于承認,主動道歉,并及時糾正,為其挽回負面影響。對挨批者的“同情”者,要加強正面引導,防止其與被批評者形成“小團體”,不利于今后工作的開展。
批評的效果如何,不僅取決于批評本身,還取決于能不能做好批評后的管理工作。為此,每位護士長都應重視做好批評的善后工作,以使批評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