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專長)考試 > 備考資料

保真湯: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考試《中醫(yī)方劑》

2019-07-02 14:33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保真湯: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考試《中醫(yī)方劑》是很多考生關注的內(nèi)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您整理如下,四階段課程教學新模式¥1880元/全套 一年學習期(365天),立即咨詢>>    立即購買>>

相關閱讀:中醫(yī)醫(yī)術確有專長考試《中醫(yī)方劑》23個常用補益劑考點詳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

【處方】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洗,銼,麩炒)500克

【制法】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治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才覺疾作,急服此藥立效。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220毫升,生姜3片,同煎150毫升,去滓,不拘時熱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修月魯般經(jīng)后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保真湯

【處方】 當歸 人參 生地黃 熟地黃 白術 黃耆各9克 赤茯苓 白茯苓各4.5克 天門冬 麥門冬各6克 赤芍藥 白芍藥 知母 黃柏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各6克 甘草 陳皮 厚樸各4.5克

【制法】 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功效與作用】 主勞證骨蒸體虛。

驚悸,加茯神、遠志、柏子仁、酸棗仁;淋濁,加萆薢、烏藥、豬苓、澤瀉;便澀,加苦杖、木通、石韋、萹蓄;遺精,加龍骨、牡蠣、蓮須、蓮心;燥熱,加滑石、石膏、青蒿、鱉甲;盜汗,加牡蠣、浮麥、黃耆、麻黃根。

【用法用量】 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5個,蓮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150毫升,一日三次。與保和湯間服。

【備注】 原方中甘草、陳皮、厚樸無用量,現(xiàn)據(jù)《十藥神書》(陳修園注本)補。

【摘錄】 《修月魯般經(jīng)后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五○)

《產(chǎn)后編》卷下:保真湯

【處方】 黃耆6分,人參2錢,白術2錢(炒),炙草4分,川芎6分,當歸2錢,天冬1錢,麥冬2錢,白芍2錢,枸杞2錢,黃連6分(炒),黃柏6分(炒),知母2錢,生地2錢,五味10粒,地骨皮6分。

【功效與作用】 產(chǎn)后骨蒸。

【用法用量】 上加大棗3枚(去核),水煎服。

【摘錄】 《產(chǎn)后編》卷下

《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保真湯

【處方】 藁本(去蘆)4兩,川芎4兩,甘草(炒)2兩,蒼術(洗,銼,面炒)16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四時傷寒,不間陰陽二證。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盞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

《修月魯般經(jīng)》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保真湯

【處方】 當歸3錢,人參3錢,生地黃3錢,熟地黃3錢,白術3錢,黃耆3錢,赤茯苓1錢半,白茯苓1錢半,天門冬2錢,麥門冬2錢,赤芍藥2錢,白芍藥2錢,知母2錢,黃柏2錢,五味子2錢,柴胡2錢,地骨皮2錢,甘草1錢半,陳皮1錢半,厚樸1錢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補虛除熱。主勞證骨蒸體虛。虛勞骨蒸,潮熱盜汗。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陳皮、厚樸原無用量,據(jù)《十藥神書》(陳修園注本)補。

驚悸,加用茯神、遠志、柏子仁、酸棗仁;淋濁,加用萆薢、烏藥、豬苓、澤瀉;便澀,加用苦杖、木通、石葦、扁蓄;遺精,加用龍骨、牡蠣、蓮須、蓮心;燥熱,加用滑石、石膏、青蒿、鱉甲;盜汗,加用牡蠣、浮麥、黃耆、麻黃根。

【摘錄】 《修月魯般經(jīng)》引《勞證十藥神書》(見《醫(yī)方類聚》卷一五○)

《玉案》卷四:保真湯

【處方】 生地6分,熟地6分,黃耆6分,人參6分,地骨皮6分,白術6分,柴胡5分,黃柏5分,橘紅5分,五味子15粒,甘草2分,天門冬8分,知母8分,麥門冬8分,貝母8分,白茯苓8分。

【功效與作用】 微微干嗽,骨蒸盜汗,四肢壯熱,飲食少進,氣虛血虧損者。

【用法用量】 水煎,食遠服。

【摘錄】 《玉案》卷四

《胎產(chǎn)秘書》卷下:保真湯

【處方】 川芎1錢,當歸2錢,生地2錢,白芍2錢,麥冬1錢,天冬1錢5分,川貝5分,茯苓5分,桔梗8分,五味10粒,骨皮1錢,炙甘草4分。

【功效與作用】 清熱止咳,潤肺瀉火,滋補真陰,以復其元。主產(chǎn)后熱蒸成癆癥。此由嗜欲無節(jié),起居不時,以致真陰耗竭,虛火上炎,或蒸而熱,或往來寒熱,似瘧非瘧,或咳血咯血,自汗盜汗,或心神恍惚,夢與鬼交,或經(jīng)水閉塞,身漸羸瘦。

【用法用量】 上加大棗2枚,水煎服。

虛,加人參1錢,黃耆6分;胃弱,加茯苓、山藥各2錢,砂仁2-3粒。

【注意】 患此者,必須寡欲內(nèi)養(yǎng),方能有效。

【摘錄】 《胎產(chǎn)秘書》卷下

《醫(yī)醇剩義》卷三:保真湯

【處方】 人參3錢,附子2錢,干河車4錢,當歸3錢,五味子1錢5分,菟絲子8錢,大棗3枚,生姜3片。

【功效與作用】 保納元氣。主結(jié)胸失下,以致胸中大實,元氣大虧。

【用法用量】 先服攻下之劑承氣湯,俟滯氣將動,后服本方。

【摘錄】 《醫(yī)醇剩義》卷三

《準繩.類方》卷一:保真湯

【處方】 當歸5分,生地黃5分,熟地黃5分,黃耆(蜜水炙)5分,人參5分,白術5分,甘草5分,白茯苓5分,天門冬(去心)1錢,麥門冬(去心)1錢,白芍藥1錢,黃柏(鹽水炒)1錢,知母1錢,五味子1錢,軟柴胡1錢,地骨皮1錢,陳皮1錢,蓮心5分。

【功效與作用】 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骨蒸潮熱,咳嗽,諸汗、諸血。

【用法用量】 上以水2鐘,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8分,食遠服。

【各家論述】 《法律》:按此方十八味,十全大補方中已用其九,獨不用肉桂耳。然增益地黃,代川芎之上竄,尤為合宜。余用黃柏、知母、五味子滋益腎水,二冬、地骨皮清補其肺,柴胡入肝清熱,陳皮助脾行滯,其意中實不欲大補也。

【摘錄】 《準繩.類方》卷一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林遠 中醫(yī)專長醫(yī)師 《中醫(yī)外科學》 免費試聽
    回到頂部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