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閉的針灸治療辨證、治法、處方、操作—傳統(tǒng)中醫(yī)師承復習筆記”是傳統(tǒng)醫(y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考核中涉及到的重要考點,你復習到了嗎? 抓住重點可以為傳統(tǒng)醫(y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考核**,醫(yī)學教育網編輯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體的內容,詳情如下:
癃閉的辨證要點
癃閉常與外邪侵襲、飲食不節(jié)、情志內傷、瘀濁內停及體虛久病等因素有關。本病病位主要在膀胱與腎,與三焦、肺、脾、肝等臟腑的氣機失利密切相關。濕熱蘊結、肺熱氣壅、肝氣郁滯、瘀血結石阻塞尿路或脾虛氣弱、腎陽衰憊均可導致膀胱氣化功能失調,小便不能,而成癃閉。本病分為虛實兩端,實證多為濕熱、氣滯、瘀血、結石影響膀胱的氣化;虛證為脾虛氣弱、腎陽衰憊,使膀胱氣化無權,形成癃閉。
主癥 排尿困難。
若尿量極少而短赤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為膀胱濕熱;兼咽干煩渴,或有咳嗽,舌紅,苔薄黃,脈數(shù)者為肺熱壅盛;兼情志抑郁,舌紅,苔薄黃,脈弦者為肝郁氣滯;尿細如線或點滴不通,兼小腹脹滿疼痛,舌紫暗,或有瘀點,脈澀者為濁瘀阻塞;小腹墜脹,時欲小便而不得出,大便不堅,舌淡,苔白,脈細弱者為脾虛氣弱;排尿無力,腰膝酸軟,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者為腎氣虧虛。
癃閉的治法
1.實證 清熱利濕,行氣活血。以足太陽、足太陰經穴及相應俞募穴為主。
2.虛證 溫補脾腎,益氣啟閉。以足太陽、任脈穴及相應背俞穴為主。
癃閉的處方
1.實證
主穴 中極 膀胱俞 秩邊 陰陵泉 三陰交
配穴 膀胱濕熱配委陽;肺熱壅盛配尺澤;肝郁氣滯配太沖;濁瘀阻塞配次髎、血海。
方義 取膀胱募穴中極與膀胱背俞穴俞募相配,促進膀胱氣化;秩邊為膀胱經穴,可疏導膀胱氣機;陰陵泉清利濕熱而通小便;三陰交通調足三陰經氣血,消除瘀滯。
2.虛證
主穴 關元 脾俞 腎俞 三焦俞 秩邊
配穴 脾虛氣弱配氣海、足三里;腎氣虧虛配太溪、命門。
方義 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能溫補下元,鼓舞膀胱氣化;脾俞、腎俞補益脾腎;三焦俞通調三焦,促進膀胱氣化功能;秩邊為膀胱經穴,可疏導膀胱氣機。
癃閉的治療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膀胱充盈者,中極、關元等小腹部穴不能直刺,應向下斜刺、淺刺;虛證可用溫針灸。
2.其他治療
(1)耳針法取腎、膀胱、肺、肝、脾、三焦、交感、神門、皮質下、腰骶椎,每次選3~5穴,毫針中強刺激,或用埋針法、壓丸法。
(2)穴位敷貼法 取神闕穴。用蔥白、冰片、田螺或鮮青蒿、甘草、甘遂各適量,混合搗爛后敷于臍部,外用紗布固定,加熱敷。
以上內容“癃閉的針灸治療辨證、治法、處方、操作—傳統(tǒng)中醫(yī)師承復習筆記”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有一分勞動就有一份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預祝廣大考生考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