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神,是延年益壽的良方。東晉名士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詩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問君何能樂?而無車馬喧。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妄言”。這首典裂的養(yǎng)神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其是妙不可言!
詩壇壽星陸游一生坎坷,卻壽至至85歲高齡。他對延年益壽的學問相當關(guān)注,饒有心的。詩云:“吾身本無患,衛(wèi)生在得宜。一毫不加謹,百疾所有滋。”他還經(jīng)常勞動,活躍身心,抵御衰老。詩云:“八十身猶健,生涯學泄園。午窗無一事,梨棗弄諸孫。”陸游年老了,仍手不釋卷:“萬卷古今消水田,一窗昏晚送流年。”真是“讀書有味身忘老”,“無詩三日卻增憂。”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自號“樂天”,然而,生逄亂世,飽受折磨,致使他病痛纏身,到了不惑之年,方知“不得長歡樂”,是“人生不滿百”的原因,從而開始注意情志養(yǎng)生:“以道活心氣,終歲得晏然”,逐漸變成了真正的“樂天派”人物。詩云:“始知年與貌,哀盛隨憂樂,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藥”。洋溢著詩人正確對待老與病的正確觀念。“七旬才滿冠已掛,半綠未及車先懸”。致仕退休后,他生活清閑“致力于詩歌創(chuàng)作。”生事縱貧猶可過,風情雖老本全清“,正是其樂天精神的自我寫照。
被譽為“一代文星兼壽星”的清代詩人袁枚,他的詩:“老行萬里全憑膽,吟向千峰屢掉頭??傆X名山似名山,不蒙一見不甘休。”道出了他之所以長壽,主要在于長期進行旅游活動,身體得到鍛煉的結(jié)果。他“生于康熙,長于雍正,仕于乾隆,老于嘉慶”,終年82歲。故詩人蔣詩曾作“八十精神勝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煙”的壽詞以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