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痿證的概述是什么?為了幫助中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痿證為病證名。是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日久因不能隨意運動而致肌肉萎縮的一種癥證?!端貑栃C原病式·五運主病》:“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運行也?!迸R床上以下肢痿弱,較為多見,故稱“痿躄”。“痿”是指肢體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軟弱無力,不能步履之意。輕者運動功能減弱,活動不便,肌肉略萎縮;重者則完全癱瘓,肌肉萎縮不用。痿證還可表現(xiàn)為眼瞼下垂,咀嚼無力,吞咽困難,手握無力,甚至呼吸困難,周身軟弱無力?,F(xiàn)代醫(yī)學中的小兒麻痹后遺癥、重癥肌無力、多發(fā)性神經炎、急性脊髓炎、進行性肌萎縮、癔病性癱瘓、周期性麻痹癥、肌營養(yǎng)不良癥等病中,凡出現(xiàn)肢體痿廢不用者,均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
痿證是由五志六淫,房勞食滯等導致五臟內虛、肢體失養(yǎng)而引起,其病虛多實少,熱多寒少。主要病理機制有肺熱津傷、濕熱浸淫、脾胃虛弱,肝腎髓枯等四種,亦有挾痰、挾瘀、挾積等。病機可涉及五臟,但與肺、胃、肝、腎關系最為密切。其證型以肺熱津傷、濕熱浸淫、脾胃虧虛、肝腎虧損為多見。
治療上《素問·痿論篇》:“治痿者獨取陽明”,是指從補脾胃、清胃火、去濕熱以資養(yǎng)五臟的一種重要措施。另一方面朱丹溪用“瀉南方、補北方”,是從清內熱、滋腎陰方面,達到金水相生,滋潤五臟的另一種方法。總的治法正如《醫(yī)學心悟·痿》所云:“不外補中祛濕、養(yǎng)陰清熱而已”。自然還要視具體病情選用填精、活血、化痰、運化等法,才能洞中肯綮。
針灸治療痿證的某些疾患有不同程度效果,但療程較長,需堅持施治。治療時可配合藥物、推拿、理療等,以提高療效。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醫(yī)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