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中藥鑒定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藥鑒定學的發(fā)展史是什么?”,具體內容如下,請考生查看!
歷代重要本草著作的 書名、作者、收載藥物總數和學術價值。
《神農本草經》為我國已知最早的藥物學專著。著者不詳,成書約在西漢時期,它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藥物知識。載藥365種,分上、中、下三品。
《本草經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農本草經》和《名醫(yī)別錄》為基礎編撰而成,載藥730種。全書以藥物的自然屬性分類,為后世依藥物性質分類的導源。
《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是唐代李勣、蘇敬等集體編撰,是我國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頒布的具有國家藥典性質的本草。載藥850種,出現了圖文鑒定的方法,為后世圖文兼?zhèn)涞谋静荽蛳铝嘶A。
《海藥本草》收載外國輸入的藥物。
《嘉祐本草》和《圖經本草》 《圖經本草》,共21卷,對藥物的產地、形態(tài)、用途等均有說明,成為后世本草圖說的范本。該書首創(chuàng)版印墨線藥圖,絕大多數藥圖為實地寫生圖,圖名大多冠以州縣名,說明當時對藥材質量的評價已十分重視藥材的道地性。
《證類本草》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本草。北宋后期唐慎微將《嘉枯補注本草》和《圖經本草》校訂增補編成。載藥1746種,新增藥物500余種。
《本草綱目》是明代對藥學貢獻最大的本草著作。李時珍歷經30年,編寫成52卷,約200萬字,載藥1892種的巨著。這部著作是我國16世紀以前醫(yī)藥成就的大總結。本書以藥物自然屬性作為分類基礎,為自然分類的先驅。
《晶珠本草》是歷代收載藏藥最多的典籍。
《植物名實圖考》和《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是清代吳其睿編撰的,是植物學方面科學價值較高的名著,也是考證藥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以上即為“中藥鑒定學的發(fā)展史是什么?”的相關內容介紹,更多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