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膿性骨髓炎,常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進入骨髓所致。我們總結化膿性骨髓炎的影像學表現知識,內容如下:
「影像學表現」
(1)X線平片:在發(fā)病后2周內,雖然臨床表現明顯,但骨可無明顯變化。如周圍軟組織顯影良好,則可見一些軟組織改變:①肌間隙模糊或消失;②皮下組織與肌間的分界模糊;③皮下脂肪層內出現致密的條紋影,靠近肌肉部分呈縱行排列,靠外側者則呈網狀。變化較為廣泛,系軟組織充血、水腫所致,雖無特征,但結合病史,對早期診斷有一定意義,應作追蹤復查。
發(fā)病2周后可見骨改變。開始在干骺端骨松質中出現局限性骨質疏松,繼而形成多數分散不規(guī)則的骨質破壞區(qū),骨小梁模糊、消失,破壞區(qū)邊緣模糊。以后骨質破壞向骨干延伸,范圍擴大,可達骨干2/3或全骨干。小的破壞區(qū)融合而成為大的破壞區(qū)。骨皮質也遭受破壞。有時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膜下膿腫的刺激,骨皮質周圍出現骨膜增生,表現為一層密度不高的新生骨與骨干平行,病程越長,則新生骨越明顯。新生骨廣泛則形成包殼。骨膜增生一般同骨的病變范圍一致。
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動脈炎,使骨皮質血供發(fā)生障礙而出現骨質壞死,沿骨長軸形成長條形死骨,與周圍骨質分界清楚,且密度高于周圍骨質。
(2)CT檢查:CT能很好地顯示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軟組織感染、骨膜下膿腫、骨髓內的炎癥、骨質破壞和死骨。特別是能發(fā)現X線片不能顯示的小破壞區(qū)和小的死骨。
(3)MRI檢查:在確定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髓腔侵犯和軟組織感染的范圍方面,MRI優(yōu)于常規(guī)X線和CT.骨髓的充血、水腫、滲出和壞死在T1WI均表現為低信號,與正常的骨髓信號形成明顯的對比。在與骨干長軸平行的矢狀或冠狀層面上,骨髓腔受累的范圍顯示良好。在病變早期的T2WI上病變區(qū)與正常骨髓分界模糊,出現骨質破壞后分界趨向清楚。受累骨周圍軟組織腫脹,肌間隙和皮下脂肪模糊不清。在T2WI上充血水腫的肌肉和膿腫呈高信號,增強后膿腫壁可出現明顯強化。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化膿性骨髓炎的影像學表現知識,更多醫(yī)學影像學復習資料,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人才招聘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