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骨脂的中醫(yī)功效及典故:
藥材來源
補骨脂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實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主產(chǎn)于東北、西北等地。以粒大、飽滿、色黑者為佳。
別名異名有故芷,骨脂,故子,故脂子,故之子,故之,故紙,懷故子,破故脂,破故紙,破故子,破骨子,婆固脂,補骨鴟,黑故子,黑故紙,胡故子,胡韭子,吉固子,和蘭莧,固子,固脂,川故子,吉故子,破固脂,胡韭子。能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
臨床上多用于治療下列病癥。
1.治腎陽虛弱所致之陽痿,遺精,夜尿多清長:補骨脂、菟絲子、巴戟等,水煎分2次早晚空腹服,以愈為度。
2.治虛寒喘嗽,腰部隱痛:補骨脂,核桃肉,水煎分2 次服,必要時可日服2劑。
3.治泄瀉,痢疾久而不止:補骨脂,罌粟殼等,水煎分2次服,連服7天。
4.治脾腎陽虛引起泄瀉或五更瀉: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煨)等,水煎分2 次服,數(shù)劑即見著效。
5.治腎陽虧損所致之無痛性尿血:補骨脂、韭菜子,水煎服。
傳說故事
相傳,唐朝元和年間,75歲高齡的相國鄭愚被皇上任命為海南節(jié)度使。年邁體衰的鄭相國只好馬不停蹄地去赴任。旅途勞頓和水土不服,使他“傷于內(nèi)外,眾疾俱作,陽氣衰絕”,而一病不起。
后來,訶陵國李氏三番登府推薦中藥“補骨脂”。鄭相國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按照李氏介紹的方法,服后七八日,漸覺應驗,又連服十日,眾疾竟霍然而愈。后鄭愚常服此藥品,82歲時辭官回京,將此藥廣為介紹,并吟詩一首:“七年使節(jié)向邊隅,人言方知藥物殊;奇得春光采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