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粘液表皮樣癌診斷及治療,是醫(yī)學教育網為廣大考生整理的關于口腔外科疾病的小知識,希望對考生們有幫助。
1.鑒別診斷:
發(fā)生于腮腺者,要與腮腺瘤、腮腺炎、腮腺癌癥相鑒別。
2.治療措施:
粘液表皮樣癌原發(fā)灶的處理主要是區(qū)域性根治性切除。為防止復發(fā),手術應在距腫瘤1cm以外的正常組織內進行腫瘤切除。腮腺高分化粘液表皮樣癌首次手術治療者,不管病期如何,一般采用保留面神經的腮腺全切除術;低分化型浸潤面神經的機會較多,如面神經受累,應行犧牲面神經的腮腺全切術,如果及的面神經長度較大,可以在切除一段神經后做神經移植。發(fā)生在頜下腺的粘液表皮樣癌,應行頜下三角清掃術。發(fā)生在腭部者,應做部分上頜骨切除術。如腫瘤已侵犯周圍組織,應做擴大切除術。
粘液表皮樣癌的區(qū)域淋巴結轉移率較低,除低分化型可考慮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高分化者一般不做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Perzik等強調,只有在切除原發(fā)腫瘤時確定頸淋巴結有轉移者,才做頸淋巴結清掃術。
粘液表皮樣癌對放射治療不敏感,但對低分化型術后可配合使用放射治療,有可能提高療效或減少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