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醫(yī)學題庫】全新升級!學習做題新體驗!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 > 答疑周刊 > 正文

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20年第23期

2020-02-05 14:07 醫(yī)學教育網
|

問題索引:

一、子宮肌瘤的診斷及處理要點是什么?

二、子宮頸癌的診斷及處理要點是什么?

具體解答:

一、子宮肌瘤

【概述】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成,其間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又稱子宮平滑肌瘤。多發(fā)生于30~50歲的婦女。

子宮肌瘤根據發(fā)生部位分為宮體肌瘤和宮頸肌瘤。

宮體肌瘤又根據肌瘤發(fā)生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分為肌壁間肌瘤(最常見)、漿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診斷要點】

1.癥狀

月經改變:是最常見的癥狀,可出現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等;長期出血或血量過多可導致貧血;

腹部脹大,下腹捫及塊狀物,質地堅硬,形態(tài)不規(guī)則;

白帶增多,腰酸,下腹墜脹,腹痛。

根據肌瘤生長部位可出現壓迫癥狀

肌瘤壓迫膀胱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等;

壓迫輸尿管可致腎盂積水;

壓迫直腸可致便秘、里急后重感、大便不暢等表現。

2.體征

肌壁間肌瘤:子宮增大,表面不規(guī)則,可有單個或多個結節(jié)狀突起,質硬;

漿膜下肌瘤:可捫及質硬的球狀物與子宮相連;

黏膜下肌瘤:子宮多為均勻性增大,有時宮頸口擴張,肌瘤位于宮頸口內或脫出在陰道內,呈紅色、實性、表面光滑。

3.輔助檢查

B超是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方法,腹腔鏡可輔助漿膜下肌瘤的診斷,宮腔鏡可輔助黏膜下肌瘤的診斷。

【處理要點】

1.隨訪觀察:若肌瘤小且無癥狀,一般不需要治療,尤其是近絕經年齡患者??擅?~6個月定期復查。

2.藥物治療:癥狀不明顯或較輕,肌瘤在兩個月妊娠子宮大小以內,近絕經年齡及全身情況不能手術者,可應用雄激素、抗雌激素制劑等藥物治療,用此類藥物需有??漆t(yī)師的指導。

3.手術治療(并發(fā)癥)

①經血量多,保守治療無效,繼發(fā)貧血;

②有膀胱、直腸壓迫癥狀;

③能確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復流產的唯一原因者;

④肌瘤增長過快,可疑惡性;

⑤嚴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

手術可經腹、經陰道或宮腔鏡及腹腔鏡下手術。術式有肌瘤切除術和子宮切除術。

二、子宮頸癌

【概述】子宮頸癌簡稱為宮頸癌。

(一)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

近幾十年來,由于開展陰道脫落細胞防癌涂片檢查,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已明顯下降,并可達到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

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和體征。一旦出現癥狀可表現為接觸性出血(性交后或陰道檢查后)。

宮頸檢查可表現為糜爛、潰瘍或乳頭狀突起,觸之易出血。

陰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樣,有腥臭味。

宮頸檢查可見菜花樣結節(jié)或潰瘍、空洞,癌組織脆、硬、易脫落出血。

晚期可出現繼發(fā)感染、貧血及惡病質。

2.診斷方法

(1)宮頸細胞學檢查:是普查中最常用、簡便、有效的方法。

(2)陰道鏡

(3)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病理診斷是宮頸癌的確診方法。

(4)宮頸錐切術

(5)其他:熒光素檢查法、細胞組織化學檢查法等。

【處理要點】

1.癌前病變的治療

宮頸上皮內瘤變Ⅰ(CINⅠ):觀察隨訪,如隨訪過程中病變發(fā)展或持續(xù)存在2年,應給予治療。治療方法有冷凍和激光治療等。

CINⅡ和CINⅢ:可采用環(huán)形電切除術或宮頸錐切手術;對年齡較大、無生育要求的CINⅢ患者也可行全子宮切除術。

宮頸錐切術是婦產科切除子宮頸的一種手術,也就是由外向內呈圓錐形的形狀切下一部分宮頸組織。

2.手術治療:限于早期宮頸癌,即ⅠA期及ⅡA期以前的宮頸癌。對于ⅡB以上者不宜采用手術治療,應給予放射治療。

3.放射治療:可用于各期宮頸癌。對于早期宮頸癌,療效與手術治療相似。晚期患者不宜手術治療,而更適合采用放射治療。

4.其他治療方法:化學藥物治療及中醫(yī)中藥治療,目前均為手術和放射治療的輔助治療方法。

點擊下載:《全科主治醫(yī)師》答疑周刊(2020年第23期)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2024年全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全科主治醫(yī)師資料領取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