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灌腸復位法概述
1)適應證與禁忌證:適應證為病程不超過48小時而全身情況尚好的病例。禁忌證為:①發(fā)病超過48小時(少數(shù)病例不到48小時)而全身情況顯著不良者;②腹部有壓痛、肌緊張、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③腹部異常膨脹,X線透視可見小腸嚴重積氣,并有多數(shù)張力性液平面者;④試用空氣灌腸時如逐步加壓8.0、10.6、13.3kPa(60、80、100mmHg)而腸套疊陰影仍不移動、形態(tài)不變者,就應放棄注氣法而改用手術治療。
2)復位的鑒定:首先是根據(jù)上述的X線表現(xiàn),還有以下幾點:①拔出氣囊肛管后,小兒排出大量臭氣和一些紫紅色黏液,并夾帶大量黃色糞液;②病兒很快入睡,不再有陣發(fā)性哭鬧;③腹部捫診原有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腫塊不能再觸及;④碳劑試驗:口服0.5~1g活性炭,在腸套疊已整復的病兒,炭末將于6~8小時后由肛門排出,或于6小時后灌腸液中找到黑色炭末。
空氣灌腸的復位率可達90%以上?諝庹麖头ǹ刹l(fā)腸穿孔。發(fā)現(xiàn)穿孔后應立即于劍突下插針排氣,然后手術修補。
上一篇: 小兒急性腸套疊的診斷
下一篇: 小兒急性腸套疊的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