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免疫熒光(IF)技術(shù) 如前所述IF可用于細胞培養(yǎng)病毒的鑒定,也適用檢測臨床標本中病毒抗原,具有快速、特異的優(yōu)點。直接免疫熒光技術(shù)是用熒光素直接標記特異性抗體,檢測病毒抗原;間接免疫熒光技術(shù)是先用特異性抗體與標本中抗原結(jié)合,再用熒光素標記的抗體與特異性抗體結(jié)合,從而間接識別抗原。可取咽喉脫落細胞,檢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抗原;取病灶刮片或腦活檢標本,檢測單純皰疹病毒抗原;取尿沉渣檢測巨細胞病毒抗原等。近年來使用單克隆抗體大大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
2.免疫酶法(IEA)原理與應(yīng)用范圍同免疫熒光技術(shù),IEA是用酶(通常是過氧化物酶)取代熒光素標記抗體,酶催化底物形成有色產(chǎn)物,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清晰可見,不需熒光顯微鏡,便于推廣使用。
3.放射免疫測定法(RIA) 有競爭RIA和因相RNA二種方法。競急RIA是同位素標記的已知抗原與標本中未標記的待檢抗原競爭性結(jié)合特異性抗體的試驗,將形成的復合物分離出來,用放射免疫檢測儀測定放射活性,同時與系列稀釋的標準抗原測定結(jié)果進行比較,確定出待檢抗原的濃度。因相RIA是用特異性抗體包被因相以捕獲標本中的抗原,然后加入放射性標記的特異性抗體與抗原結(jié)合,測定放射活性,得知抗原的量。RIA是最敏感的方法,已用于測定糞便中甲肝病毒、輪狀病毒抗原及血液中乙肝病毒抗原。
4.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先將特異性抗體包被(吸附)到塑料微培板孔中以捕捉標本中相應(yīng)抗原,然后加入酶標特異性抗體,相應(yīng)抗原被夾在抗體之間,當加入酶的底物后顯色,顯色程度直接反映了標本中病毒抗原的量。因其敏感性接近RIA,又不接觸放射性物質(zhì),已被多數(shù)實驗室采用。
此外,對難以分離培養(yǎng),形態(tài)特殊且病毒數(shù)量較多的標本,可用電鏡或免疫電鏡法直接觀察,是一種快速診斷與鑒定病毒的方法,如輪狀病毒、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