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炎性病灶已化膿并形成膿腫,或膿腫已自潰而引流不暢時,都應進行切開引流或擴大引流術。局部炎療明顯,病情發(fā)展迅速,如腐敗壞死性蜂窩組織炎,或全身有明顯中毒癥狀者,也可早期切開減壓引流,以達到阻止炎癥繼續(xù)擴散的目的。
1.為達到按體位自然引流,切口位置應在膿腔的重力低位,以使引流道短、通暢、容易維持;
2.切口瘢痕隱蔽,切口長度取決于膿腫部位的深淺與膿腫的大小,以能保證引流通暢為準則;一般應盡力選用口內引流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顏面膿腫應順皮紋方向切開,勿損傷重要解剖結構,如面神經、血管和唾液腺導管等;
3.一般切開至黏膜下或皮下即可,按膿腫位置用血管鉗直達膿腔后再鈍分離擴大創(chuàng)口;應避免在不同組織層次中形成多處假通道,以保證引流通暢;
4.手術操作應準確輕柔。顏面危險三角區(qū)的膿腫切開后,嚴禁擠壓,以防感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