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古籍 > 正文

現存最早的梅毒學專著《霉瘡秘錄》

2009-10-29 18:13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梅毒又稱霉毒,又因形似楊梅,亦稱楊梅瘡,是性病的一種。國內許多醫(yī)史書籍都稱:明代以前我國醫(yī)學文獻無梅毒記載,明代因海外貿易發(fā)達,外國商人來華的日漸增多,大約是在十五世紀或稍前些,由葡萄牙傳入中國。

  其實,這種“性病”在很古的時候就有了?!秴问洗呵锸丫佑[》說:“昔太古……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读凶?middot;湯問》中也說:“男女雜游,不媒不娉”。上述這些情況說明了原始人類婚姻狀況混亂的程度。這種“雜游”狀況的存在是產生性病的主要原因。

  我國已發(fā)現的最早的古方書《五十二病方》已有“蠱者”這一病名。《左傳》說:“近女室.疾如蠱“,認為是淫亂之所生也。也就是后來人稱的“花柳病”。我國最古的文字甲骨文也有“蠱”字的記載,而且科學工作者證實,在古人的骨上找到了梅毒疾病的痕跡。以上這些足以說明“性病”自古有之。不過明代以前對此研究論著者甚微,只是到了明代或者稍早些才有人致力于研究。

  十六世紀初明代醫(yī)學家韓懋寫出了專治梅毒的《楊梅瘡論治方》(1卷),這是我國最早的梅毒學專著,惜已佚失。與韓懋生活在同時期的大藥物學家、《本草綱目》的編著者李時珍曾說:“楊梅瘡是由于“男女淫猥,濕熱之邪蘊積既深,遂至相傳染。”此病初傳,無藥可施,致使許多患者“終身廢疾”,形損骨枯、口鼻俱廢,甚或傳染妻孥,因而逐漸引起了許多醫(yī)家的注意。

  明崇禎五年(公年1632年)海寧陳司成對楊梅瘡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在總結家傳治療經驗及各家秘授的基礎上,撰著了《霉瘡秘錄》一書,內分五門,計《總則》7則,《或問》24則,《治驗》29則,方法49條,宜忌19條,按經施治,因證立方。這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有關梅毒的專書。陳氏指出,此病主要是通過兩性交媾傳染,妓院是主要傳染場所,但其他接觸亦可感染。他說“是癥也,不獨交媾相傳,稟薄之人,或入市登圊(廁所),或與患者接談,偶中毒氣,不拘老幼,或即病,或不即病”。當然,梅毒并非是通過空氣傳染的,但與患者接觸多,就難免不受感染。陳氏還列舉大量事實說明梅毒的傳染性,不僅可以直接傳染,而且可能隔代傳染。

  在梅毒的治療上,他大量運用了砷劑和汞劑,如提出用生砒、輕粉、水銀、雄黃、朱砂等,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劑治療梅毒的記載。作者還指出了預防梅毒的方法。

  陳司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花柳病專家,對梅毒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