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針灸推拿 > 其他 > 正文

與肺經有關系的是肺、胃、大腸和皮毛以及悲之情

2009-11-16 16:07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手太陰肺經起始于胃部,向下絡于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屬于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下行沿著上臂內側,走在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大拇指方向),進入寸口(手腕部橈動脈搏動處,即中醫(yī)把脈處),上向大魚際部(手掌大拇指方向較豐厚的肌肉,因為像魚肚而得名),沿邊際,出大指的末端。

  它的支脈:從腕后走向食指橈側(大拇指方向),出其末端,在此經氣接手陽明大腸經。

  從上面路線可以看出來,與手太陰肺經關系密切的內臟有肺、胃和大腸。

  首先說一下肺,古人對肺的位置和形態(tài)有這樣的描述:“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復諸臟,虛如蜂巢,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肺葉嬌嫩,通過口鼻直接與外界相通,易受邪侵,不耐寒熱,故有“嬌臟”之稱。它的主要功能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呼出體內的濁氣;使衛(wèi)氣散布全身,保護肌表,輸送水分和血液。當肺的正常功能失去平衡時,除了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等呼吸方面的疾病外,還有以下情況:

  (1)肺外合皮毛,即肺的外延部分是皮毛。皮膚需要肺經經氣充養(yǎng),如肺經經氣過盛,皮膚血液循環(huán)過強,出現皮膚發(fā)紅、怕熱、易過敏;長期平衡失調則耗傷肺氣;肺經經氣虛,則皮膚血液循環(huán)不足,出現暗黑,沒有光澤。所以真正的美容美膚要從調整肺的功能入手。

 ?。?)根據整體理論,中醫(yī)把臟腑與情志聯(lián)系在一起,五臟對應五志。肺在情志主悲,當人哭得很傷心很厲害時會喘不過氣,感覺氣不夠用,這就是悲傷過度、肺氣受損的現象。反過來,肺氣虛時,對外界刺激的耐受性會降低,容易產生悲觀、自卑、易哭泣、心理負擔過重等情緒;肺氣過盛時,自卑心理會減少,容易走上另一個極端——自負。

  過與不及都會造成功能失調,人體臟腑器官氣血津液也要保持在“中庸”狀態(tài)。儒家的“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平衡協(xié)調,正如宋玉的文賦里講的“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是指那種恰到好處的美。心理學認為,引起情緒變化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看法。心態(tài)決定心情,心情反過來影響某臟功能,隨之影響其他臟腑器官。萬事萬物都不是獨立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中的任一環(huán)節(jié)出現明顯偏頗,都會造成整體失衡。維持各方和諧,才能有統(tǒng)一的整體。

  肺與胃、大腸相關,體現在與消化系統(tǒng)的關系上,前面介紹手陽明大腸經時已提過,這里就不多述。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