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
3月7日 18:00-22:00
詳情1.術前準備 消毒外陰,鋪巾,導尿。
2.陰道檢查 確定前囟及矢狀縫位置、先露高低,未破膜時先施行人工破膜術。
3.固定胎頭 如胎頭浮動,助手于恥骨聯合上緣處用手固定胎頭。
4.切開頭皮 用陰道窺器或陰道拉鉤暴露胎頭,直視下用鼠齒鉗夾住胎頭前囟或矢狀縫處的頭皮,向下牽引固定胎頭。剪開鉗夾旁的頭皮2~3cm.
5.穿破胎頭 穿破胎頭的原則應取距陰道口最近,最易穿透的部位為穿刺點。由此垂直入顱腔,從胎頭的大小囟門和顱縫穿入最為安全。
不同的胎位所取的穿刺部位也不同,臀位后出頭的穿顱可沿顳囟、下頜骨、上口蓋、頸椎穿入,或將胎兒外展貼至母體大腿內側。胎兒的枕骨大孔距陰道口很近,可直視下穿刺更為安全。胎頭顏面位可經口腔上腭或眼眶穿入,額先露則經額縫穿入。若胎頭腦積水,顱縫已增寬,經囟門或顱縫容易穿入放水。
6.破壞及排出腦組織 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穿顱術:助手牽引鼠齒鉗,術者右手持閉合的穿顱器,在左手示中指的護蓋下直達選好的頭顱穿刺點,垂直刺入顱腔。檢查穿顱器在顱腔內無誤,張開穿顱器,左右旋轉,破壞腦組織使之排出。
?。?)用人工流產負壓吸管從穿刺顱腦處插入,以26.7~53.4kPa(200~400mmHg)的負壓吸出腦組織。
?。?)數把剪刀或卵圓鉗插入穿刺的顱腦內攪動,排出破壞的腦組織。
經上述處理,胎頭體積縮小,隨子宮收縮可將胎兒排出或用卵圓鉗鉗夾穿顱處的部分顱腦皮質,緩緩牽出。個別不能迅速排出者施予鉗顱器牽出。
7.鉗顱 為兩葉鉗顱器,在左手掌保護及中示指引導下,右手持鉗顱器內葉從頭皮破口處入顱腔直達顱底,凸面朝胎兒面部,助手固定;另一手保護并引導,把外葉置于胎頭顏面部,外葉凹面與內葉凸面相吻合。陰道檢查確認兩葉鉗之間無宮頸及陰道壁夾入,關閉鉗柄,擰緊螺旋。
8.牽引 若胎頭較高,牽引稍向后方,隨牽引腦汁外流,頭顱體積縮小。待胎頭下降至陰道部時,取水平方向牽引。牽引不宜過快過急以免陰道裂傷。
9.術后常規(guī)陰道檢查 若有軟組織損傷及時修補。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3月7日 18:00-22: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