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到引起心動過緩的原發(fā)病相關實驗室檢查特征。
依靠心電圖檢查,有下列表現(xiàn):
1.竇性P波的形態(tài)竇性心動過緩與
竇性心動過速時P波形態(tài)有較大差異 這是由于竇性心動過緩時竇房結的起搏點多位于尾部,其發(fā)出的激動多沿中結間束下傳;而竇性心動過速時竇房結的起搏點多位于頭部,激動多沿前結間束下傳。雖然竇房結的頭、尾相差僅15mm,但由于結間束優(yōu)先傳導的特點,所以兩者的竇性P波形態(tài)有差異,Ⅱ、Ⅲ導聯(lián)的P波較正常竇性心律的P波稍低平。
2.竇性P波的頻率 成人應<60次/min,通常為40~59次/min,多在45
次/min以上。亦有慢至35次/min左右者,甚至有20次/min的報告。<45次/min為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嬰幼兒竇性心動過緩的心率,在1歲以下應<100次/min,1~6歲應<80次/min,6歲以上應<60次/min.
3.P-R間期 0.12~0.25s.
4.QRS波 每個P波后緊隨一正常的QRS波,形態(tài)、時限均正常。
5.T波、u波竇性心動過緩時正常,也可表現(xiàn)T波振幅較低,u波常較明顯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6.Q-T間期 Q-T間期按比例延長,但校正后Q-Tc間期則在正常范圍內(nèi)。正常Q-Tc=Q-T(s)/應≤0.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