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腦膜下血腫臨床表現是臨床鄉(xiāng)鎮(zhèn)助理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顱內出血聚積在硬腦膜下腔。是最常見的顱內血腫。臨床中根據血腫出現癥狀的時間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血腫三種。
1.急性硬膜下血腫
根據其是否伴有腦挫裂傷而分為復合性血腫和單純性血腫。復合性血腫的出血來源可為腦挫裂傷所致的皮層動脈或靜脈破裂,也可由腦內血腫穿破皮層流到硬腦膜下腔。此類血腫大多由對沖性腦挫裂傷所致,好發(fā)于額極、顳極及其底面。單純性血腫較少見,為橋靜脈損傷所致,此類血腫不伴腦挫裂傷,血腫較廣泛地覆蓋于大腦半球表面。特點表現在:
(1)意識障礙:多數原發(fā)昏迷與繼發(fā)昏迷相重疊,呈現昏迷程度逐漸加重。
(2)顱內壓增高癥狀中,嘔吐和躁動多見,生命體征變化明顯。
(3)局灶癥狀多見,源自腦挫裂傷和血腫壓迫。
(4)臨床癥狀重,進展快,一側瞳孔散大后不久,對側瞳孔亦散大,病理性呼吸瀕死狀態(tài)。
(5)CT:在顱骨內板與腦表面之間呈現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影。
2.慢性硬膜下血腫
傷后3周以上出現癥狀的硬膜下血腫。好發(fā)于中老年人,僅有輕微頭部外傷或沒有外傷史。出血來源為腦表面小靜脈,出血量較少,凝固分解、液化,逐漸形成包膜。囊內滲透壓增高從周圍不斷吸收腦脊液使容積遞增或包膜血管再出血,引起腦受壓和顱內壓增高。臨床表現在以下方面:
(1)慢性顱內壓增高癥狀:如頭痛、惡心、嘔吐和視神經乳頭水腫。
(2)腦受壓的局灶癥狀和體征:如偏癱、失語和局灶性癲癇等。
(3)腦萎縮、腦供血不全癥狀:如智力障礙、精神失常和記憶力減退等。
(4)CT檢查:顱骨內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雙凸鏡形影像。少數可呈等密度、高密度或混雜密度影像。腦室受壓及中線結構向對側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