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初級中藥士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相關知識:中藥學瀉下藥,希望對參加初級中藥士考試的考生有所幫助!
凡能通利大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
瀉下藥具有瀉下通便、消除胃腸積滯、清導實熱、攻逐瘀血、排除水飲等功效。臨床用于大便不通、宿食停滯、瘀血停滯、實熱內結、寒積或水飲停蓄等里實證;亦可用于某些實熱證,高熱不退、譫語發(fā)狂;或火熱上炎,熱邪壅盛,頭痛、目赤、口瘡、牙齦腫痛及火熱熾盛引起的上部出血(衄血、吐血、咯血)等證,不論有無便秘,均可用苦寒攻下之品,清除實熱,導熱下行。瀉下藥根據其瀉下作用的強度,可分為潤下藥、攻下藥和峻下逐水藥三類,以后者作用最強,攻下藥次之,潤下藥緩和。凡屬宿食停積,腹部脹滿,大便燥結所致的里實證,當選攻下藥主之,并配伍行氣藥類,幫助排便,如三承氣湯。凡屬久病正虛、年老津枯或妊娠、產后血虧、亡血等所致腸燥便秘,當用潤下藥,配伍養(yǎng)陰益血之品,滋補腸燥,加強潤下作用,補充律液不足,起到“增液行舟”的作用,如麻子仁丸、五仁丸等。峻下逐水藥因作用猛烈,適用于水腫。痰飲積聚、喘滿壅實以及血吸蟲病晚期所引起的肝硬化腹水等證,如十棗湯、舟車丸等。
據近代研究本類藥物主要具有下列藥理作用:
(1)瀉下作用:本類藥物雖成分有別,但均有較明顯的瀉下作用,都能通過不同的作用機理刺激胃腸道粘膜使腸蠕動增加而致瀉。如芒硝因含硫酸鈉,在腸內不易被吸收,致使腸內滲透壓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腸腔,使腸容積增大,腸管擴張,機械性的刺激腸壁引起腸蠕動增加而致瀉;牽牛子固含牽牛子甙,在腸液中分解出牽牛子素刺激腸壁,使腸液分泌增多并使蠕動增強而致瀉;芫花中的芫花素刺激腸壁可引起劇烈的水瀉;火麻仁則因含脂肪油可潤滑腸道,加之脂肪油在堿性腸液中能產生脂肪酸刺激腸壁使蠕動增加促進排便。
(2)利尿作用:芫花、大戟和大黃均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大鼠灌服芫花煎劑可使尿量增加;麻醉犬靜注芫花煎劑,尿量亦可明顯增加,大戟對大鼠實驗性腹水模型亦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3)利膽作用:大黃有清化濕熱,退黃疽的功能。實驗證明,大黃能促進膽汁分泌,以復方作用最突出,如茵陳蒿湯、膽道排石湯等。
(4)抗感染作用:甘遂、芫花、大戟和大黃對革蘭氏陰性、陽性菌中的多種細菌有效,且對某些病毒、真菌以及有些致病性原蟲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