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碳酸氫根、剩余堿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回答】答復:
PaO2(動脈血氧分壓)
PaO2指血漿中物理溶解的氧產生的壓力。動脈血中僅2%的氧是物理溶解的氧,其余的氧與血紅蛋白結合。正常值為12.6kPa~13.3kPa(95~100mmHg)。
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PaCO2是動脈血中物理溶解的CO2產生的壓力(約占動脈血CO2總量的5%),它是判斷酸堿平衡的一個主要指標。正常值為:4.40~6.27kPa(33~47mmHg),靜脈血較動脈血高0.67~0.93kPa(5~7mmHg)。在正常情況下PaCO2與PACO2(肺泡二氧化碳分壓)幾乎相等。
[HCO3-](實際碳酸氫鹽,AB)
指隔絕空氣的血標本,在實際條件下測得的[HCO3-]含量。正常值:21.4~27.3mmol/L。均值為24mmol/L。
[HCO3-]受代謝因素影響,也受呼吸因素的影響。AB>SB(標準碳酸氫根),提示有二氧化碳蓄積,為呼吸性酸中毒;AB<SB,提示二氧化碳呼出過多,為呼吸性堿中毒;AB與SB值均低,提示代謝性酸中毒,反之則有代謝性堿中毒。[HCO3-]降低是代謝性酸中毒的原發(fā)反應,也可以是呼吸性堿中毒的代償反應。[HCO3-]升高是代謝性堿中毒的原發(fā)應,也可以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償反應。
BE(剩余堿)
BE指在T 37℃,PCO2 40mmHg,SaO2 100%的標準條件下,血漿或全血的pH滴定至7.4時所需要的酸或堿的量。
BE表示血漿的堿儲備增加或減少的情況,需要用酸時,BE為正值;需要用堿時,BE為負值。BE排除了呼吸因素,是代謝性酸堿失衡的重要指標。正值增加一般提示為代謝性堿中毒,負值增加為代謝性酸中毒。但是在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時,BE可以為負值。正常值為±3mmol/L,平均值為0。
★問題所屬科目: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