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問】說說甲福明的應用。
【回答】學員010218,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名稱】甲福明(metaformin)
【作用與用途】與甲苯磺丁脲不同,本品不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其降血糖作用是促進組織無氧糖酵解,使肌肉等組織利用葡萄糖的作用加強,同時抑制肝糖原的異生,減少葡萄糖的產生,結果使血糖降低。還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用于輕癥糖尿病。主要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其中肥胖病人可作為首選藥,對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亦可與胰島素聯(lián)合使用。對某些磺酰脲類無效的病例有效。
【劑量與用法】口服:開始每次0.25~0.5g,每日3次,餐前半小時服用。以后根據病情調整劑量,以免血糖過低。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2.0g,或遵醫(yī)囑。
【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厭食、腹瀉、胃痛、口中金屬味等。腸溶膠囊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致低血糖反應[1099]。其他可有乏力、疲倦、體重減輕、頭暈、皮疹。大劑量時可阻斷三羧酸循環(huán),導致丙酮酸在細胞內堆積,丙酮酸又部分轉化為乳酸,可造成乳酸性酸中毒[727]。由于糖利用不足,機體動用脂肪,故出現酮尿,肝、腎功能障礙者更易發(fā)生。
【注意事項】1.肝、腎功能不全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昏迷、急性發(fā)熱感染者等禁用。2.低氧血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充血性心衰病人禁用。3.孕婦(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發(fā)育)禁用 4、放射檢查用造影劑可誘發(fā)甲福明相關性乳酸酸中毒。
祝學習愉快!
【追問】女,27歲,患糖尿病5年,消瘦,血糖常在16.7mmol/L(300mg/dl)以上,易出現酮癥。胰島紊釋放曲線低平型。較好的治療方案是
A.運動療法+飲食療法+胰島素
B.飲食療法+胰島素
C.飲食療法+胰島素+格列吡嗪
D.單純胰島素治療
E.甲福明+飲食療法,必要時加胰島素
【正確答案】
B
本答案A項不是更合適嗎,是1型糖尿病就不用運動療法嗎
【回答】學員xuehuizi1234,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就本題而言,患者病史已5年了,不是初發(fā)的糖尿病,易出現酮癥,治療方案應考慮是飲食控制+胰島素。易出現酮癥的患者不宜采用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會誘發(fā)加重酮癥。
【追問】1型糖尿病為什么也要考慮飲食療法?是加強營養(yǎng)嗎?
【回答】學員xiaoxi1188,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不是單純的加強營養(yǎng),是要科學飲食,注意糖量的攝入.
1型糖尿病的飲食治療是為了使血糖控制達到要求的范圍,同時應考慮個人的口味和嗜好,而且必須與胰島素治療同步進行。
①、熱量的需要:兒童患者每日總熱量的需要應滿足其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需要,體重過重則應限制熱量的攝入。
②、糖類:每日糖類的攝入應個體化,應限制精制糖的攝入。
③、纖維素: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過多高纖維素飲食易致腹脹不適,影響礦物質的吸收。
④、蛋日質:蛋白質可影響腎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攝入高蛋白可使腎功能降低,推薦兒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攝入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0%~20%。
⑤、脂肪:兒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攝入脂肪量可占總量的30%~35%。不推薦一定要吃魚油,但可每周吃1~2條魚。
【追問】運動和飲食療法是基礎不論那一型都應該用啊,既然有此選項為什么不選A呢?
【回答】學員cll198786,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治療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無論是否消瘦都應該合理的飲食療法。
結合題干描述考慮為1型糖尿病,治療·應采用胰島素加飲食療法,
患者易產生酮癥,所以不能采用運動療法。
因為患者胰島素不足,所以運動時會出現酮體,容易引起酮癥酸中毒昏迷,所以不選用運動療法。
【追問】胰島紊釋放曲線低平型是什么意思???
【回答】學員0004028,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胰島素釋放試驗:胰島素依賴型無高峰出現,呈低平曲線;非胰島素依賴型高峰較正常為低,或高峰延遲。
祝考試順利
【追問】怎么診斷的是I型
【回答】學員39499798,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胰島素釋放試驗:胰島素依賴型無高峰出現,呈低平曲線;非胰島素依賴型高峰較正常為低,或高峰延遲。
1型糖尿病主要指由于胰島β細胞破壞而導致內生胰島素或C肽絕對缺乏,臨床上易出現酮癥酸中毒。1型糖尿病多發(fā)于青少年,但也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按病程特點分為急性發(fā)病和成年進展緩慢性發(fā)病。許多此類患者最終需依靠胰島素治療才能生存。
2型糖尿病多發(fā)生在40歲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來有發(fā)病年輕化傾向?;颊叨?a href="http://m.genyda.com//jibing/feipang/" target="_blank" title="肥胖" class="hotLink">肥胖,起病較緩慢,病情較輕,不少病人可長期無代謝紊亂癥狀,有些是在體檢或出現并發(fā)癥時才被診斷為糖尿病??崭寡獫{胰島素水平正常、較低或偏高,B細胞儲備功能常無明顯低下,故在無應激情況下無酮癥傾向,治療可不依賴外源胰島素。在長期病程中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B細胞功能逐漸減退,以至對口服降糖藥失效,為改善血糖控制,也需胰島素治療,但常對外源胰島素不敏感。
祝您學習愉快!
【追問】女,27歲,患糖尿病5年,消瘦,血糖常在16.7mmol/L(300mg/dl)以上,易出現酮癥。胰島紊釋放曲線低平型。較好的治療方案是
A.運動療法+飲食療法+胰島素
B.飲食療法+胰島素
C.飲食療法+胰島素+格列吡嗪
D.單純胰島素治療
E.甲福明+飲食療法,必要時加胰島素
哪里說明是1型糖尿病
【回答】學員12tzq12,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胰島素釋放試驗:胰島素依賴型無高峰出現,呈低平曲線;非胰島素依賴型高峰較正常為低,或高峰延遲。
1型糖尿病主要指由于胰島β細胞破壞而導致內生胰島素或C肽絕對缺乏,臨床上易出現酮癥酸中毒。1型糖尿病多發(fā)于青少年,但也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按病程特點分為急性發(fā)病和成年進展緩慢性發(fā)病。許多此類患者最終需依靠胰島素治療才能生存。
2型糖尿病多發(fā)生在40歲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近年來有發(fā)病年輕化傾向。患者多肥胖,起病較緩慢,病情較輕,不少病人可長期無代謝紊亂癥狀,有些是在體檢或出現并發(fā)癥時才被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正常、較低或偏高,B細胞儲備功能常無明顯低下,故在無應激情況下無酮癥傾向,治療可不依賴外源胰島素。在長期病程中2型糖尿病病人胰島B細胞功能逐漸減退,以至對口服降糖藥失效,為改善血糖控制,也需胰島素治療,但常對外源胰島素不敏感。
祝您學習愉快!
【追問】治療原則是 運動+飲食治療嗎?
【回答】學員188243,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就本題而言,患者病史已5年了,不是初發(fā)的糖尿病,易出現酮癥,治療方案應考慮是飲食控制+胰島素。易出現酮癥的患者不宜采用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會誘發(fā)加重酮癥。
【追問】為什么不是A
【回答】學員abc7788,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就本題而言,患者病史已5年了,不是初發(fā)的糖尿病,易出現酮癥,治療方案應考慮是飲食控制+胰島素。易出現酮癥的患者不宜采用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會誘發(fā)加重酮癥。
祝您學習愉快!
祝您順利通過考試!
感謝您對網校的支持!
【追問】為什么運動療法是錯的
【回答】學員shreash,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就本題而言,患者病史已5年了,不是初發(fā)的糖尿病,易出現酮癥,治療方案應考慮是飲食控制+胰島素。易出現酮癥的患者不宜采用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會誘發(fā)加重酮癥。
【追問】胰島紊釋放曲線低平型是什么意思
【回答】學員liubing888,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胰島素釋放試驗就是令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饅頭餐來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通過測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時、2小時、3小時的血漿胰島素水平,來了解胰β細胞的儲備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導治療。臨床上用曲線來表示。
胰島素分泌不足型:為試驗曲線呈低水平狀態(tài),表示胰島功能衰竭或遭到嚴重破壞,說明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見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需終身胰島素治療。
【追問】幫我分析下我不懂,男49歲,右胸痛干咳2周體檢;右胸叩濁,呼吸消失.X右側大量積液,為血性,找到癌細胞.為腺癌.家屬要手術你的觀點是?
【回答】學員quanxiuqin888,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肺腺癌已出現血型轉移,不能手術,可采用放化療治療。
【追問】A選項比B多個運動,為什么就不對了呢?謝老師
【回答】學員13813123193,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患者容易出現酮癥,意味著危險性高,運動過程中暈過去咋辦?
【追問】就是因為題干里說的消瘦而考慮1型糖尿病的嗎?
【回答】學員jingzhihua2012,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1型糖尿病:患者有胰島β細胞破壞,引起胰島素絕對缺乏,有酮癥酸中毒傾向。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青少年。起病急,代謝紊亂癥狀明顯,患者需注射胰島素以維持生命。包括免疫介導和特發(fā)性兩種亞型。免疫介導糖尿病常有一種或多種自身抗體存在,例如胰島細胞抗體(1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谷氨酸脫羧酶65(GAD65)抗體等。
此題患者為青年女性,患糖尿病5年,消瘦,易出現酮癥。胰島紊釋放曲線低平型 ,這些都傾向于1型糖尿病
【追問】那關于胰島相對不足的2型糖尿病來說它的胰島釋放曲線又會是什么樣的呢?簡單給分析一下吧。
【回答】學員geili2012,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葡萄糖-胰島素釋放試驗的臨床意義見于: (1)胰島素水平降低:常見于1型糖尿病,空腹值常<5uU/ml,糖耐量曲線上升而胰島索曲線低平。有時在營養(yǎng)不良、膽囊纖維化,嗜鉻細胞瘤也可見到胰島素水平降低,但無診斷價值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胰島素水平升高:可見于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升高,胰島素空腹水平正?;蚵愿撸葝u素釋放曲線峰時出現晚,約在120min~180min,峰值高于正常體重者,低于同體重者,峰高倍數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病人體內存在胰島素拮抗物或靶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或胰島素清除率降低。胰島素持續(xù)升高,而血糖持續(xù)低平則見于胰島β細胞瘤;胰島素持續(xù)升高,而血糖水平正常見于早期糖尿病??崭寡钦5妮p型糖尿病人常表現為遲發(fā)的高胰島素水平和低血糖現象。高胰島素血癥還見于肥胖、高血壓、皮質醇增多癥等胰島素抵抗者。
【追問】c為啥不對
【回答】學員8393126,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格列吡嗪主要用于單用飲食控制治療未能達到良好效果的輕、中度非胰島素依賴型病人,這個藥物不用于I型糖尿病,這個題目中提示該患者明顯為I型糖尿病,故不考慮使用該藥物了。祝您復習順利!
★問題所屬科目: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內分泌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