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來源】
本品為鹿角熬制鹿角膠后的角塊。
【炮制方法】
一、切制 用時搗碎(《藥典85》)。
二、炮炙
(1)敲成小段,投入鍋內,每鹿角霜500g,加入鹿角膠90g,化烊拌入,加熱使吸盡(《浙江》)。
(2)先將鹿角膠加水溶化后,加入鹿角渣粉與面粉拌勻,壓成3-6mm厚,切1.8-2.4mm方塊即可。每鹿角渣1kg,用鹿角膠120g,水0.5kg,面粉60g(《集成》)。
2.燒制 取鹿角霜翳學教育網整理,置炭中燒至8成枯時,放冷即可(《云南》)。
【現(xiàn)代研究】
古代本單對鹿角霜的來源與功能有不同的記述。據本文統(tǒng)計的21本中藥著作中,關于其來源可歸為二類,即含有膠質及不含膠質者,計有十種之多;關于其功能則有認為與鹿角膠相同、不同及近似者,作者通過考證,認為鹿角霜應是鹿角煮酥后不提出膠質的物質,功能補虛助陽。作者認為有必要給鹿角霜統(tǒng)一規(guī)范:①凡鹿角霜,應是鹿角煮酥后不提出膠質情況下的物質,性味咸溫,功能補虛,助陽。②凡鹿角經提制鹿角膠以后的殘角,應另名為鹿角渣,性味平澀,功能收斂、固澀(張家駿:中藥通報,(5):17,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