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預(yù)約>> | 有問必答>> | 報考測評>> |
【概述】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甲狀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導(dǎo)致機體代謝活動下降而表現(xiàn)的一組臨床證候群。以面色蒼白或萎黃,神疲,嗜臥,表情淡漠,浮腫,畏冷,納差腹脹及便秘等癥,且基礎(chǔ)代謝率減低為主要臨床特征。根據(jù)起病年齡分為三型:功能減退始于胎兒期或出生不久的新生兒者,稱呆小病(克汀?。?;功能減退始于發(fā)育前兒童期者,稱幼年型甲減;功能減退期始于成年期者,稱成年期型甲減,多見于中年女性。本病嚴(yán)重者,可發(fā)生黏液性水腫性昏迷,預(yù)后不良。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屬中醫(yī)的“五遲”、“虛勞”、“浮腫”等范疇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
病因多由于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攝養(yǎng)失調(diào),以致脾腎俱虛;或因手術(shù)、藥物等損傷元陽,而致脾腎陽氣虧損發(fā)病。
病理變化為先天不足,元陽素弱,腎精衰少,或后天失調(diào),脾虛失健,納運失常,則納差、便秘;化源不足,氣血兩虧,則貧血,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腎精失充,腦髓失養(yǎng),元神失主,則神情淡漠,智力減退;脾腎陽虛,水邪潴留,泛濫肌膚,則浮腫,上凌心肺,則心悸氣促,甚致心腎陽衰,危及生機。
【診斷要點】
1.嬰幼兒發(fā)育遲緩,厭食腹脹,便秘,嗜睡,皮膚干燥、粗糙,體征可有心動過緩、血壓偏低等。中年婦女如見畏寒、乏力、嗜睡、反應(yīng)遲鈍、貧血、毛發(fā)脫落、食欲減退而體重增加者,即應(yīng)當(dāng)疑為本病。
2.基礎(chǔ)代謝率降低、血膽固醇增高、甲狀腺吸碘率明顯降低。
【辯證分型】
1.氣虛血虧癥狀:面色蒼白無華,神疲懶言,心慌氣短,眩暈肢軟,納差、腹脹、便秘,記憶力減退,畏冷。舌淡,苔薄,脈細。
證候分析: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脾虛氣弱,化源不足,精血虛少,肌膚失榮,則神疲肢軟,面色蒼白;腦失充養(yǎng),髓竅空虛,則眩暈,記憶力減退;氣虛血少,心肺失養(yǎng),則心慌氣短;脾虛納運失常側(cè)納差、腹脹、便秘;氣虛損陽,陽氣漸弱而畏冷;舌淡,苔薄,脈細為氣血兩虛之征。
2.脾腎陽虛癥狀:全身明顯浮腫,畏寒肢冷,面色萎黃,倦怠乏力,納呆身重,神情淡漠,嗜臥,智力減退,皮膚粗糙,毛發(fā)脫落,腰膝酸軟,陽痿不孕,或伴胸悶,心悸及氣促。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
證候分析:脾腎陽虛,水谷不化,水濕潴留,泛濫肌膚,而見納呆身重,嗜臥,全身浮腫;脾腎虛弱,真元不足,精血失充,腦髓失養(yǎng),元神失主測神情淡漠,嗜臥,智力減退;臟腑肌膚失養(yǎng),則面色萎黃,倦怠乏力,皮膚粗糙,毛發(fā)脫落,腰膝釀軟;水氣凌心則心悸氣促;命門火衰,則陽痿不孕,形寒肢冷;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細或沉遲,均為脾腎陽虛或陽衰之征。
【分型治療】
1.氣虛血虧治則:益氣養(yǎng)血,補脾溫腎。
方藥:八珍湯加味。
當(dāng)歸9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黨參15克白術(shù)9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黃芪30克肉桂3克(后下)大棗3枚隨癥加減:貧血嚴(yán)重者,加人參6克、阿膠9克、首烏15克,以加強益氣養(yǎng)血;腹脹便秘者,加檳榔9克、枳殼9克,以理氣通便;伴浮腫者,加豬苓15克、澤瀉15克,以淡滲利水消腫。
2.脾腎陽虛治則:溫陽利水,補益脾腎。
方藥:真武湯、防己黃芪湯合金匱腎氣丸加減。
熟附子9克干姜3克白術(shù)9克茯苓12克黃芪30克防己9克澤瀉15克大腹皮9克熟地12克山藥12克山茱萸9克肉桂3克(后下)隨癥加減:利水消腫之品還可酌選豬苓、車前子、薏苡仁、冬瓜皮、陳葫蘆等;胸悶心悸氣促者,加人參6克~IS克、桂枝9克、益母草30克、澤蘭15克等,以補益心氣,溫振胸陽,活血利水;腰膝酸軟者,加杜仲9克、川斷9克、桑寄生15克、懷牛膝9克等,以益腎壯腰;神情淡漠、智力減退者,加菖蒲9克、遠志4.5克,以化痰醒神;神志不清者,加桃仁9克、紅花5克,以活血通腦。
【中成藥】
1.歸牌九 每次6克,每日3次。
2.濟生腎氣丸或金醫(yī)腎氣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簡便方】
黃芪 30克、黨參 18克、白術(shù) 24克、茯苓30克。
仙靈脾12克、當(dāng)歸9克、桂枝9克、大腹皮9克,每日1劑,水煎服。適用于甲減患者長期浮腫者。
【其它療法】
針灸療法:選穴人迎、腎俞、脾俞、太溪、足三里、關(guān)元。腎陽虛甚者,加命門、氣海等穴;浮腫者,加陰陵泉、三陰交;智力減退者,加百會、心俞。針刺以溫補手法,或同時加艾條溫灸,或取背腹部穴位施隔附子餅灸。
外治法:以肉桂、吳茱萸適量藥末同生姜汁調(diào)膏,敷神闕穴,隔日1次。適用于甲減陽虛水腫者。
食療法:黃芪50克、首烏15克,煎湯去藥渣與黑魚1條加酒、鹽、姜等調(diào)料煮湯常食,用于甲減患者浮腫、貧血者;狗肉500克、山藥250克,加茴香、桂皮、姜、鹽、酒適量,砂鍋煲至酥爛食用。用于甲減患者腰酸肢冷、脈沉遲者。
【注意事項】
1.本病發(fā)展是由輕至重的漸進過程,現(xiàn)代醫(yī)學(xué)以替代療法治療,但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尤其是老年伴心臟病的患者,故應(yīng)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或單純中醫(yī)藥治療的方法。輕癥患者,不宜用大劑溫燥補陽之品。黏液性水腫性昏迷是本病最危重的階段,死亡率高,必須以西藥為主搶救。
2.地方性缺碘,以及手術(shù)、放療或服用藥物不當(dāng),易引起本病,應(yīng)注意預(yù)防。
3.患者日常應(yīng)避免勞累過度,宜調(diào)暢情志,增進營養(yǎng),慎食油膩寒涼之品,預(yù)防感冒及創(chuàng)傷感染。
天
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