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護士資格手機網(wǎng)欄目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內科護理:維生素D缺乏癥的病因

2012-06-27 09:3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一)日光照射不足

人體日常所需的維生素D主要是利用日光中紫外線照射皮膚而獲得。因陰雨或天氣炎熱不常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居室朝陰,窗戶緊閉(因玻璃不能透過紫外線而影響紫外線的通過),以及城市高層建筑多,空氣塵埃多而阻擋紫外線的通過等,均是使小兒易患佝僂病的因素。

(二)維生素D攝入不足

乳類(包括母乳和牛乳)中維生素D的含量都很少,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加之牛乳中鈣、磷比例不當(1.2:1),不利于鈣、磷的吸收,所以牛乳喂養(yǎng)較母乳喂養(yǎng)更易罹患佝僂病。人工喂養(yǎng)多以米糊、稀飯等淀粉類食物為主,因谷類食品含大量植酸和纖維,可與小腸中的鈣、磷結合成不溶性植酸鈣,也可影響鈣、磷的吸收。

(三)生長過速

生長速度快的嬰兒期,骨骼發(fā)育快,對鈣的需要量也多,故易致缺乏。早產兒則因體內鈣和維生素D儲備不足,生后生長速度較快,也易患佝僂病。2歲后生長速度漸慢,且戶外活動增多,故佝僂病的患病率和活動性佝僂病較少。重度營養(yǎng)不良患兒因生長遲緩而少患佝僂病。

(四)其他疾病的影響

慢性胃腸道疾病可影響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和利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肝和腎是羥化維生素D的器官,有病時可影響維生素D的羥化過程,也可影響鈣、磷的吸收和利用。另外,長期服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類藥物,可促進肝氧化酶的作用使維生素D3和25-(OH)D3分解失去活性,導致佝僂病。

護考公眾號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