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護理措施是護師考試經(jīng)??嫉降闹R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如下:
護理措施
?。ㄒ唬┘皶r清除痰液,改善肺泡通氣
對體弱臥床、痰多而黏的病人,宜每2~3h幫助翻身一次,鼓勵病人咳嗽,并給予拍背,促進痰液排出。對神志不清者,可進行機械吸痰,要無菌操作,抽吸壓力要適當,動作輕柔,每次抽吸時間不超過15s,以免加重缺氧。
(二)持續(xù)低流量吸氧
氧濃度一般在25%~30%,氧流量1~2L/min,經(jīng)鼻導管持續(xù)吸人,必要時可通過面罩或呼吸機給氧,吸人的氧必須濕化。低濃度給氧的依據(jù)是:失代償期病人多為慢性Ⅱ型呼衰,患者的呼吸中樞對C02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已處于抑制狀態(tài),呼吸中樞興奮主要依靠缺氧對外周化學感受器的刺激作用,當吸人氧濃度過高時,隨缺氧的短暫改善,解除了對中樞的興奮作用,結果使呼吸受到抑制,C02潴留加劇,甚至誘發(fā)肺性腦病。采取持續(xù)低流量給氧,既能提高Pa02改善缺氧,又不致加重C02的潴留。
(三)有水腫的病人宜限制水、鹽攝人
做好皮膚護理;正確記錄24h出入液量;按醫(yī)囑應用利尿劑,注意觀察水腫消長情況。
?。ㄋ模└纳茽I養(yǎng)狀況
應攝人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ㄎ澹┘訌婂憻?
1.呼吸肌鍛煉如腹式呼吸和縮唇呼氣。
2.全身鍛煉如進行呼吸操和有氧活動。
3.耐寒鍛煉如用冷水洗臉、洗鼻等。
?。┥饔面?zhèn)靜劑。
煩躁不安時警惕呼衰、電解質(zhì)紊亂,切勿隨意使用安眠、鎮(zhèn)靜劑免誘發(fā)或加重肺性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