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眼下正是臘腸灌制高峰期,不少商販打起歪主意。工商部門提醒:臘腸灌制貓膩多,市民要多加小心。
昨日,漢陽五里工商所人員巡查至七里廟和桃花島菜市場時,發(fā)現2家私人加工臘腸點使用的腸衣外觀光亮透明,直徑不均,有明顯油膩感,像是用塑料薄膜制成。
“冬至過后,灌制臘腸的人明顯增多,腸衣很難進到貨,只好買些人造合成的腸衣。”一位攤主坦白,另一攤主說,自己賣的臘腸,腸衣多是用雞、鴨等動物腸子再加上其他可食原料做成。
腸衣“掛羊頭賣狗肉”,餡料也同樣被做“手腳”。前天,黃陂灄口街富興社區(qū)居民張女士在盤龍城“便民”肉類加工店,以每公斤40元價格,定購加工9公斤牛肉香腸。昨日,她食用時發(fā)現香腸肉絲有粗有細,肉質口感明顯不對,懷疑加工店摻雜使用其他肉制品冒充牛肉。
工商執(zhí)法人員檢查“便民”店時,店主肖某忙將幾包調料放入柜中,執(zhí)法人員拿出檢查后發(fā)現,這是一種含有牛肉抽提物成分的香料。肖某承認,售給張女士的所謂“牛肉”香腸是用20%牛肉、80%豬肉,摻入一元錢一包的配料攪拌加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