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疼痛的評估的適應癥、準備、方法及注意事項”是2020年 考試會涉及的重要內(nèi)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分享如下:
適應證
小兒疼痛的評估適用于各種疼痛的以及治療后的測量和評估
準備
準備適合各年齡組的多種疼痛量表(評估工具);對評估人員進行規(guī)范化的培訓,準確掌握評估技巧,提高評估質量;教會兒童和家長熟悉了解評估工具和評估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配合診療。
方法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
在標尺的兩端不用文字說明,只是一端畫一顯露笑容的小兒面孔,表示無痛;另一端為痛苦面容的圖形,表示極端痛苦。
面部情緒評分法
將有編碼1——9的系列圖畫,表示不同程度疼痛的面部表情:眉收縮、擠眼、鼻唇溝加深、雙唇張開、嘴垂直拉開(唇角位緊、下巴明顯下位)、嘴水平拉大、噘嘴、舌拉緊(舌呈高聳的桿狀,舌邊緊銳)及下巴抖動,讓兒童選擇,以代表他或她自己的疼痛程度??捎糜?歲以上的兒童。也可采用有類似面部表情的6張照片(Oucher量表),分別放置在有規(guī)律的間距標記(0、20、40、60、80、100)的垂直直線上,數(shù)值表示痛的程度,適用于3——12歲的兒童。
行為評估方法
把兒童的行為用數(shù)字表示,評價指標包括哭鬧、面部表情、疼痛主訴、軀體活動、腿的活動及其對觸摸的反應等(表1)。
行為評估方法表1
注意事項
1.在觀察術后疼痛對小兒行為的影響時,術前應正確評價小兒的健康狀況,正確判斷患兒行為的改變。疼痛反應的個體差異在嬰兒期已出現(xiàn),并能影響個體的疼痛行為,例如女嬰對于疼痛的反應似乎比男嬰更強烈。
2.一些行為學反應在不同患兒可有不同的主觀性內(nèi)容,如哭鬧既可反映疼痛,又可反映恐懼和焦慮。
備考神器:
以上關于“ 小兒疼痛的評估的適應癥、準備、方法及注意事項”的知識由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更多醫(yī)考新聞政策、備考干貨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麻醉學職稱欄目。最后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考試,加油!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