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性心動過緩的常見臨床意義?
竇性心動過緩是指心率低于每分鐘60次,通常是由竇房結功能異常引起的。這種狀況在健康人群中并不罕見,尤其是在運動員或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中更為常見,因為他們的靜息心率較低,但心臟泵血效率高,可以滿足身體需求。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竇性心動過緩可能具有臨床意義:
1.生理性因素:如前所述,運動員和長期堅持體力活動的人群可能出現(xiàn)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此外,睡眠時由于迷走神經張力增高也可導致心率下降。
2.病理狀態(tài):
- 心臟疾?。汗跔顒用}供血不足、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等可影響竇房結功能,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 代謝障礙: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可能出現(xiàn)竇性心動過緩。
- 藥物因素: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藥物、鈣通道拮抗劑以及某些抗抑郁藥等可抑制心臟的電生理活動,導致心率下降。
3.神經系統(tǒng)影響:如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或交感神經過度抑制也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當患者出現(xiàn)癥狀時(例如疲勞、頭暈、暈厥前兆甚至暈厥),應考慮是否存在器質性疾病,并評估是否需要治療。對于無癥狀的輕度竇性心動過緩,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而對于有明顯臨床表現(xiàn)者,則需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原因并給予相應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