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手機網欄目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衛(wèi)生網校 > 康復理療師 > 按摩 > 正文

按摩秘籍:身體這些穴位頂吃18味中藥!

2019-07-25 09:25 醫(yī)學教育網
|

穴位是人體的天然藥庫。全身都是阿是穴,哪不舒服就按摩哪個部位。這些穴位常按摩,不僅可養(yǎng)生保健,還能強身祛病,勝似吃中藥,無毒副作用,簡單易行,操作方便。下面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就來與您一起分享比吃中藥更管用的穴位按摩秘籍。

1.六味地黃丸

復溜穴:有中醫(yī)專家稱此穴滋腎陰效果極好,相當于六味地黃丸的功效。

2.十全大補湯

而太溪、復溜兩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無禁忌,常相配而用,哪個穴位敏感就先揉哪個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無病強身,若再同時在腎俞、關元、氣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劑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補湯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蟲草、河車(胎盤),為補腎佳品,豈知太溪、復溜、涌泉才堪稱是生命至寶。

3.逍遙丸

按摩患者肝經的太沖穴和膽經的陽陵泉,和吃中藥逍遙丸效果一樣,且更為迅捷。

4.牛黃清心丸

先按摩心經的神門穴,再按摩脾經的大都穴。如果心中發(fā)熱煩燥,常用牛黃清心丸,但這藥若常吃,“是藥三分毒”,不用說也可想而知了。

5.牛黃清心丸

少府穴,它有清心瀉火、行氣活血的功效,最強的功效是清心除煩,掐掐它就相當于吃了一味“牛黃清心丸”。

6. 補鈣藥

脾經大都穴,是補鈣要穴。同時,這個位置也是頸椎反射區(qū)。

7.麥味地黃丸

按揉肺經的尺澤,加上腎經的復溜,相當于麥味地黃丸。具有潤肺、滋陰、去心火、納氣、平喘、止咳嗽等功效。

8.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經的風門(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加上肺經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9.牛黃解毒丸

內庭穴,人體自生的牛黃解毒丸。內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當于牛黃解毒。胃火牙痛、咽喉痛、熱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內庭,所以它是一個去熱的穴位。

10.補中益氣丸

肺經有個穴叫中府,此乃中氣之府,是中氣匯集的地方,因此為調補中氣的要穴。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穴性屬土,土能生金,其補中氣之氣最強,按摩、艾灸都有顯效。此外,只要按摩太白、商丘、太沖三穴就會有補中益氣的效果。

11.純陽大藥

按摩申脈穴,可緩解眩暈、雙眼發(fā)紅腫痛、腰酸背痛、足踝關節(jié)痛等癥狀,對腹瀉、消化不良有輔助作用。

12.參苓白術丸

參苓白術丸,健脾止瀉。肺經的太淵穴,是俞穴,屬土,肺經屬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經的商丘穴,是經穴,屬金,脾經屬土,也是“土生金”。這兩穴合在一起來用,補肺健脾,功效顯著。太淵與商丘就是免費的參苓白術丸。

13.大補陰丸

有人心煩不寐,老想喝水,還總愛起急,屬于陰虛火旺的體質。那么一旦口干舌燥,不妨趕緊揉揉然谷,其功效相當于中藥里的大補陰丸,去火補陰。

14. 嗎叮啉

吃完飯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從心臟借點血幫助運化,相當于西藥嗎叮啉,為您增加胃動力。穴性屬土,還有健脾的功效。吃的太多喘不上氣來,肚脹,揉公孫穴可促進腸子的蠕動。

15.杞菊地黃丸

曲泉穴,是溝通肝腎的要穴。說到功效,按摩曲泉,可滋陰補肝,主治肝腎陰虛、眼睛酸澀,相當于吃了杞菊地黃丸。

16.二妙丸

曲泉,另一方面它還是去濕的要穴,相當于中藥“二妙丸”,可祛除濕熱。

17.開塞露

商陽穴。這個穴是一個專門治療便秘的要穴。具體說來,治療什么類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點像開塞露這種感覺,就是好像大便已經到了肛門這塊了,這個穴就管用了。

18.消炎大藥

人體自有的消炎大藥,商丘穴。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按摩秘籍:身體這些穴位頂吃18味中藥,還請大家多多關注醫(yī)學教育網,我們會隨時更新更多更好的有關醫(yī)學考試、醫(yī)療招聘、輔導資料等相關內容,敬請期待!

報考指南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老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題庫軟件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