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護理考研 > 輔導精華

顱內壓增高患者的護理常規(guī)與要點

2020-10-03 08:32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顱內壓增高患者的護理常規(guī)與要點是什么?這個知識點是2021年護理考研考試中護理學基礎部分需要掌握的內容,為了幫助各位護理專業(yè)的考生能夠更加順暢的復習相關知識點,小編匯總整理如下內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1)床頭抬高15°~30°,有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杳圆∪巳扰P位,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2)不能進食者,成人每天靜脈輸液量在1500~2000ml,其中等滲鹽水不超過500ml,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并且應控制輸液速度,防止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加重腦水腫。

(3)有誘發(fā)腦疝的危險。已發(fā)生便秘者切勿用力屏氣排便,可用緩瀉藥或低壓小量灌腸通便,避免高壓大量灌腸。

(4)20%甘露醇250ml,在15~30分鐘內快速靜脈滴注,每日2~4次,靜注后10~20分鐘開始顱內壓下降,約維持4~6小時,可重復使用。停止使用時,應逐漸減量或延長給藥間隔,以防止反跳現(xiàn)象。若同時使用利尿藥,效果更好。

(5)應用藥物和物理方法降低體溫,使病人處于亞低溫狀態(tài),目的是降低腦耗氧量和腦代謝率,減少腦血流量,增加腦對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減輕腦水腫。

①若未進入冬眠狀態(tài)即開始降溫,病人的御寒反應會出現(xiàn)寒戰(zhàn),使機體代謝率增高、耗氧量增加,反而增高顱內壓。

②降溫速度以每小時下降1℃為宜,體溫降至肛溫32~34℃較為理想。體溫過低易誘發(fā)心律失常。

③冬眠低溫療法時間一般為2~3日,停止治療時先停物理降溫,再逐漸停用冬眠藥物,任其自然復溫。

以上就是“顱內壓增高患者的護理常規(guī)與要點”的相關內容,還有更多關于2021年護理考研的政策動態(tài)、知識點匯總及備考經(jīng)驗都在醫(yī)學教育網(wǎng),助力你的2021年護理考研備考!預祝大家初試都能取得好成績!

回到頂部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