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也叫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糖尿病糖代謝異常為主因所致的腎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過正常。30%-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5-10年間出現(xiàn)腎臟病變。1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10-20年間出現(xiàn)腎臟病變。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一般認為長期糖類代謝異常,胰島功能失調及高血糖控制較差是導致本病的主要因素,而遺傳因素、血流動力學改變、血壓水平、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加、非酶糖基化作用和吸煙亦起作用。
1、腎血流動力學改變以腎小球高濾過狀態(tài)為特征,它在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和進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2、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主要引起腎小球基膜膠原堆積和腎小球基膜增厚。
?。?)多元醇旁路的激活:在高血糖的情況下,過剩的葡萄糖通過活化的多元醇旁路代謝,即由被激活的醛糖還原酶把葡萄糖還原成山梨醇。山梨醇濃度升高可伴隨細胞內肌醇池耗損,造成腎小球高濾過和其他功能的異常改變。
?。?)蛋白非酶糖基化:在非酶促條件下,葡萄糖分子與蛋白質及核酸相連,形成糖基化蛋白質產物(AGE),AGE蛋白具有不被降解而堆積的特性,對組織增厚和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3)脂質代謝紊亂:在腎組織損害中的作用為1)腎小球毛細血管內脂栓形成;2)脂質對系膜組織的毒性作用;3)腎小球內壓增高與高脂血癥的相互作用,可加速腎動脈硬化。
3、腎臟結構的改變高血糖可使腎小球基膜中羥脯氨酸、羥賴氨酸和半乳糖羥脯氨酸的濃度增加,膠原合成顯著升高,造成腎小球基膜增厚。腎小球基膜中的泛酸堿基減少,帶負電荷的硫酸乙酸肝素糖蛋白減少,使腎小球陰離子屏障作用減少,上述原因均使腎小球基膜的濾過屏障功能障礙,通透性增加,導致蛋白質的濾過增多。
病理改變
(1)腎臟體積:
糖尿病腎病早期腎體積增大20%-40%,除伴腎小球濾過率增高外,無任何其他結構改變和臨床癥征。這種早期的腎體積增大和濾過率增高,可隨糖尿病治療的好轉而恢復正常。終未期糖尿病腎病的腎臟大多為纖維增生和縮小,但表面光滑,縮小的程度輕于同樣腎功能的腎小球腎炎。
?。?)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
其基本病變?yōu)槟I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質增生,其特征性病變是結節(jié)型腎小球硬化,也可表現(xiàn)為彌漫型腎小球硬化癥及腎小球滲出性損害。
?。?)腎小管—間質損害:
腎小管上皮細胞可見顆粒樣和空泡樣變性,晚期小管萎縮,基底膜增厚。
?。?)血管損害:
所有腎動脈硬化,特別是入球和出球小動脈壁均勻玻璃樣變性,腎動脈及其主要分枝動脈粥樣硬化
臨床表現(xiàn)
糖尿病腎病分斷5期,一般來說,1型糖尿病人每5年就可進展一期,2型糖尿病人每3~4年就可進展一期,因為2型糖尿病人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腎臟已有退行性改變,且多合并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癥等有關。
第一期 腎小球高濾過期病人腎小球濾過率(GFR)增加在約20-40%(約150ml/min),同時腎臟體積增大,此期尿蛋白排泄量(UAE)<20ug/min或<30mg/d.如及時糾正高血糖,此變化可逆。
第二期 無臨床表現(xiàn)的腎損害期此期病人尿中可出現(xiàn)間斷的微量蛋白尿,腎小球系膜基質輕度增生而致增寬增厚,若不治療,90%以上的病人會發(fā)展為臨床腎病。
第三期 早期糖尿病腎病期此期病人持續(xù)微量白蛋白尿,多發(fā)生在病程大于5年的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UAE持續(xù)性升高至200 ug/min或300 mg/d,20%患者有血壓升高,GFR高于正常。這時候腎臟病變明顯,已不可能逆轉。
第四期 臨床糖尿病腎病期當?shù)鞍啄虺掷m(xù)出現(xiàn)2-3年后,尿蛋白逐漸增多達到>0.5克/日(為非選擇性蛋白尿)及UAE大于200 ug/min,同時伴有輕度鏡下血尿和少量管型尿,臨床出現(xiàn)水腫,血壓輕至中度升高,GFR下降。若不很好控制,在5-8年內可能發(fā)展為終末期腎衰。
第五期 腎衰竭期從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開始,GFR降至正常值的1/3以下,BUN、Scr升高,伴有嚴重的高血壓、水腫,病人腎功能迅速壞轉,常在3-4年內發(fā)展至腎衰竭,此時病人往往需要透析治療。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ㄒ唬┠蛱嵌ㄐ允呛Y選糖尿病的一種簡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腎病可出現(xiàn)假陰性或假陽性,故測定血糖是診斷的主要依據。
?。ǘ┠虬椎鞍着判孤剩║AE)20~200μg/min,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當UAE持續(xù)大于200μg/min或常規(guī)檢查尿蛋白陽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診斷為糖尿病腎病。尿沉渣一般改變不明顯,較多白細胞時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紅細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ㄈ?a href="http://m.genyda.com/jibing/tangniaobing/" target="_blank" title="糖尿病" class="hotLink">糖尿病腎病晚期,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四)核素腎動態(tài)腎小球濾過率(GFR)增加和B超測量腎體積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腎病。在尿毒癥時GFR明顯下降,但腎臟體積往往無明顯縮小。
?。ㄎ澹┭鄣讬z查,必要時作熒光眼底造影,可見微動脈瘤等糖尿病眼底病變。
診斷
診斷臨床糖尿病腎病的主要依據是蛋白尿,如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又能除外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心力衰竭,腎小球腎炎等因素,基本上可以診斷本病。
1.出現(xiàn)持續(xù)性微量白蛋白尿 (UAER20~200μg /min或30-300 mg/24h ),擬診早期DN期。2.UAE>200μg /min或>300mg/24h,或尿蛋白定量>0.5g/24h,或呈腎病綜合征,擬診臨床DN期。
3. 大量蛋白尿血清肌酐升高,伴少尿、水腫、嚴重高血壓,貧血,擬診DN腎衰竭期。
4.若診斷有疑,可作腎穿刺活檢。尿液分析,腎臟超聲波檢查等也有助于診斷。
治療
?。ㄒ唬┓e極控制血糖早期診斷DM,積極控制血糖是預防DN的最好方法。任何糖尿病并發(fā)癥的治療首先必須嚴格控制血糖,使血糖盡可能接近正常,可防止或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使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的危險性降低35%-60%.根據亞太地區(qū)的標準,最佳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糖應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臨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均經肝臟代謝,腎臟排泄,但不同藥物對肝腎損害程度各異。對DN者以應盡可能保護腎功能為宗旨,因此,對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宜選用格列喹酮、吡格列酮、羅格列酮、瑞格列奈,對重度腎功能不全者宜選用胰島素、α-糖苷酶抑制劑等?!∧I功能不全者禁用雙胍類及磺脲類(格列喹酮除外)。
?。ǘ╋嬍朝煼嬍朝煼ㄊ荄N的基本療法。DN者除按DM飲食控制外,尚需注意低蛋白飲食治療。適量減少蛋白質攝入量可減輕腎小球內壓力,減少尿蛋白,延緩腎功能減退的速度。2002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對DN病人低蛋白飲食治療提出如下建議:從臨床DN期開始低蛋白飲食治療,腎功能正常DN病人,飲食蛋白入量為0.8g/kg/d;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后,飲食蛋白入量為0.6g/kg/d,且以優(yōu)質蛋白質為主,同時應該補充足夠的熱量,必要時可補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不同時期采用不同治療方法,飲食治療也應注意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水腫時應限制鈉鹽和水的攝入。腎衰竭時應低磷、高鈣、低鉀飲食。如有酸中毒應進食堿性食物。
?。ㄈ﹪栏窨刂蒲獕?a href="http://m.genyda.com/jibing/tangniaobing/" target="_blank" title="糖尿病" class="hotLink">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或因DN而繼發(fā)高血壓,長期高血壓加重DN.DM者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5mmHg以下,對DN者尿蛋白0.25-1g/d,血壓應<130/80mmHg,尿蛋白>1g/d,血壓應<125/75mmHg但要達到此目標,通常采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
各種降壓藥均可用于DM患者,但需認真考慮其利弊,首選ACEI,ARB、其次為CCB,必要時也可加用小劑量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
1、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
作用的特點:能夠擴張腎小球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球內壓力。糖尿病腎病Ⅰ期主要表現(xiàn)為腎小球高灌注壓、高濾過,因此糖尿病病人早期開始應用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對防止腎病的發(fā)生和延緩腎病的進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還有抑制腎臟基質纖維化、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蛋白尿以及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作用,因此應該作為糖尿病腎病的首選用藥。但ACEI有引起咳嗽的副作用,在腎功能不全病人,由于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阻斷劑減少腎小球的濾過、升高肌酐、升高血鉀。應密切觀察。
2、鈣拮抗劑(CCB)
降壓特點:起效快,無咳嗽的副作用,對血脂代謝無不良影響,由于其擴張入球小動脈作用強于擴張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球濾過率不明顯。因此,該藥不適宜單獨用于糖尿病腎病早期。有研究表明,異搏定、硫氮卓酮保護腎功能的作用。而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并沒有降低蛋白尿的作用。
3、β受體阻滯劑降壓特點:起效快,對血脂代謝無不良影響,由于其擴張入球小動脈作用強于擴張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球濾過率不明顯。因此,該藥不適宜單獨用于糖尿病腎病早期。酌情用于糖尿病及高血脂患者。
4、利尿劑通過減少血容量降壓,和ACEI、ARB類藥有協(xié)同作用緩解腎小球的高濾過,雖也有影響糖、血脂代謝的不良反應,但小劑量應用副作用并不明顯。因此可以作為聯(lián)合用藥的選擇之一。
?。ㄋ模┛刂?a href="http://m.genyda.com/jibing/gaoxuezhi/" target="_blank" title="高血脂" class="hotLink">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并存血脂異常,出現(xiàn)DN腎病綜合征時常更重,血脂異常能加重腎損害。降低血膽固醇為主的他汀類藥物,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治療的目標是:總膽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1mmol/L,甘油三酯<1.5mmol/L.(五) DN的終末期腎衰竭治療與其他腎病引起的腎衰竭治療無本質區(qū)別DN的終末期腎衰竭治療與其他腎病引起的腎衰竭治療無本質區(qū)別。腎臟替代療法是最終選擇,包括透析和腎移植。DN終末期腎衰竭患者透析應盡早透析的指標為:
?、儆?a href="http://m.genyda.com/jibing/niaoduzheng/" target="_blank" title="尿毒癥" class="hotLink">尿毒癥的臨床表現(xiàn);
?、谘寮◆?42-528μmol/L;肌酐清除率<15-20ml/min.透析方式應根據患者情況及當?shù)卦O備條件而定。腹膜透析由于可迅速掌握,心血管不良反應少,可免用肝素,不需特殊設備和不影響殘余腎功能,已被迅速推廣應用,其主要危險是腹膜炎,血漿蛋白和營養(yǎng)物質丟失等。血液透析具有不丟失血漿蛋白,效果肯定的優(yōu)點,缺點是需要多次造瘺,可并發(fā)空氣栓塞、感染和血栓。
腎移植其生存時間和恢復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透析治療的患者,由于環(huán)孢菌素A、驍悉等新型免疫抑制劑的應用,DN患者生存率已接近非DN患者的水平,移植腎也有可能發(fā)生糖尿病性腎病。
預后
糖尿病腎病預后不良,一旦出現(xiàn)持續(xù)性蛋白尿,其腎功能將進行性下降,在6年、10年、15年內分別有25%、50%、75%發(fā)展為尿毒癥。
- · 慢性腎衰竭主要病因有哪些?
- · 血尿患者需要詢問哪些重要病史?
- · 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常見原因及主要特點【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核心考點】
- · 蛋白尿【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核心考點】
- · 長期高血糖會導致哪些并發(fā)癥?
- · 收藏:2024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病史采集答題模板
- · 搞定技能拿分點!2024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生速練病史采集得分點
- · 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阻滯劑-2024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每日考點小結&練習
- · 2023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二試每天一個知識點: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與分期
- · 代謝、內分泌系統(tǒng)「歷年高頻」易混淆考點: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及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