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Chang等進行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對于無心肺疾病的兒童,咳嗽和胃食管反流(GER)癥狀共存較普遍,但咳嗽與食管炎的發(fā)生無關。而氣道中性粒細胞增多主要與氣道細菌感染有關,而非食管炎所致。
一直認為,在有潛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兒童中,慢性咳嗽和氣道中性粒細胞增多與胃食管反流?。℅ERD)有關。但在無潛在肺疾病的兒童中,GERD與咳嗽的關系還不清楚。
該研究納入了2002年至2005年間年齡為0.8~16歲且正在接受食管胃鏡檢查的兒童,排除有潛在心肺疾病者。通過患兒父母和相關人員了解患兒咳嗽情況,同時檢測患兒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中細胞組成和微生物學指標,并對慢性咳嗽(>4周)、GER癥狀及咳嗽嚴重程度進行分析。在食管胃鏡檢查時(獲取BAL之前)存在與GER癥狀相關咳嗽病史的兒童被定義為咳嗽者(C+),無咳嗽病史的兒童為無咳嗽者(C-),食管活檢存在食管炎被認為反流性食管炎陽性(E+)。
結果顯示,在150例兒童中,C+(69例)和C-(81例)患食管炎的可能性相似。BAL的中性粒細胞比例在C+E+組最高,在C-E+組最低。
BAL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為20.7%,并多見于當前有咳嗽癥狀的患兒。BAL細菌培養(yǎng)陽性的患兒氣道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明顯高于培養(yǎng)陰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