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量(urine volume)是指24h內(nèi)排出體外的尿液總量。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腎臟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腎臟的稀釋與濃縮功能。尿量的變化還受機體的內(nèi)分泌功能、精神因素、年齡、環(huán)境(濕度和溫度等)、活動量、飲食、藥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故即使是健康人24h尿量的變化也較大。
「檢測原理」使用量筒等刻度容器直接測定尿量。①直接法:將各次排出的全部尿液集于一個容器內(nèi),然后測定尿總體積。②累計法:分別測定各次排出的尿體積,最后記錄總尿量。③計時法:測定每1h排出的尿體積或特定時間段內(nèi)一次排出的尿體積,換算成每小時尿量。
「方法學(xué)評價」 直接法準確性較好,但容器需加防腐劑。累計法需多次測定,誤差較大,易漏測,可影響結(jié)果準確性。計時法常用于觀察危重患者排尿量。
「質(zhì)量保證」 尿量測定容器上應(yīng)有清晰的容積刻度(精確到毫升);必須收集排出的全部尿液;測定24h尿量讀數(shù)誤差不能大于20ml.
「參考值」成年人:l~1.5L/24h,即1ml/(h.kg體重);兒童按體重計算尿量,大約比成年人多3~4倍。
「臨床意義」
1.多尿(polyuria) 是指24h尿量超過2.5L.
?。?)生理性多尿:當(dāng)腎臟功能正常時,因外源性或生理性因素影響所致的多尿,可見于食用水果等含水分高的食物過多或飲水過多、靜脈輸注液體過多、精神緊張或癔癥、服用咖啡因、脫水劑、噻嗪類和咖啡等有利尿作用藥物等。
(2)病理性多尿:①腎臟性疾?。阂蚰I小管受損致使腎濃縮功能減退,均可引起多尿。常見于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酸中毒I型、失鉀性腎病、急性腎衰多尿期、慢性腎衰早期等。腎性多尿患者夜尿量增多,即晝夜尿量比<2∶l.②內(nèi)分泌疾?。喝缒虮腊Y。當(dāng)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嚴重分泌不足或缺乏(中樞性尿崩癥),或腎臟對ADH不敏感或靈敏度減低(腎源性尿崩癥)時,腎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明顯減少,出現(xiàn)多尿。24h尿量可大于5L,尿滲透壓在50~200mmol/L之間,尿比重常小于1.005.多尿還見于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等。③代謝性疾?。喝?a href="http://m.genyda.com/jibing/tangniaobing/" target="_blank" title="糖尿病" class="hotLink">糖尿病,因滲透性利尿作用引起的多尿,尿比重和尿滲透壓均增高。
2.少尿(oliguria)或無尿(anuria) 少尿指每小時尿量持續(xù)小于17ml(兒童<0.8ml/kg)或24h尿量少于0.4L;12h無尿或24h小于l00ml為無尿;無尿發(fā)展至排不出尿稱尿閉。生理性少尿多見于出汗過多或缺水。病理性少尿常見于:
?。?)腎前性少尿(prerenal oliguria):因腎缺血、血容量減低、血液濃縮或應(yīng)激狀態(tài)等造成腎血流量不足,腎小球濾過率減低所致的疾病。如休克、過敏、失血過多、心衰、腎血管病變、腎動脈栓塞、腫瘤壓迫;重癥肝病、全身性水腫;嚴重腹瀉、嘔吐、大面積燒傷、高熱;嚴重創(chuàng)傷、感染(如敗血癥)等。
?。? )腎性少尿(renal parenchymal oliguria):少尿因腎實質(zhì)病變導(dǎo)致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損害所致。常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間質(zhì)性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等腎血管性疾病,此時尿滲量大于600mOsm/kg.H2O,尿比重大于1.018.也見于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性和糖尿病性腎血管硬化、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囊腎等導(dǎo)致腎衰時,因腎小球濾過率極度減低,此時尿滲量為 300~500mOsm/kg.H2O,尿比重小于1.015;還可見于產(chǎn)生肌紅蛋白尿的肌肉損傷、產(chǎn)生血紅蛋白尿的溶血,發(fā)生急性排斥反應(yīng)的腎移植。
?。?)腎后性少尿(postrenal oliguria):因各種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引起的疾病,見于腎或輸尿管損傷、結(jié)石、凝塊或藥物結(jié)晶(如磺胺類藥)、腫瘤、尿路先天性畸形、單側(cè)性或雙側(cè)性上尿路梗阻;前列腺肥大癥、膀胱功能障礙、前列腺癌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