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 多指離斷傷
多指離斷傷是指有兩個手指以上的離斷傷,多數(shù)患者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如果在手術前后護理不當,容易發(fā)生感染、血管危象等而導致斷指再植手術的失敗。因此,筆者總結了286例多指離斷傷的圍手術期護理,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自2000~2004年共診治了286例多指離斷傷患者,其中男247例,女39例,年齡最大68歲,最小3歲,平均38歲。2指離斷傷203例,占70.98%,3指離斷傷75例,占26.22%,4指離斷傷8例,占2.80%.致傷原因:重物擠壓傷123例,電鋸傷76例,機器絞傷64例,刀砍傷23例。
1.2 治療方法與結果 徹底清創(chuàng)后,施行斷指再植術223例(545指),成活221例(542指),各占99.10%和99.45%;拇指再造術13例,成功12例,占92.31%;游離皮瓣修復指端36例(105指),成功率100%.
2 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 多指離斷傷患者由于損傷較重,多數(shù)存在有較為嚴重的恐懼和焦慮心理,擔心殘廢后將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還對醫(yī)療技術持有懷疑態(tài)度等。這就要求護士深入細致地做好心理護理,做到態(tài)度親切和藹,對患者的傷情表示同情和關心,以積極負責的態(tài)度向患者介紹本院的醫(yī)療條件和醫(yī)療技術,把正在住院的斷指再植術后病人請來以現(xiàn)身說教,還可用以往手術前后的照片展示給病人,使病人樹立治療的信心,消除嚴重的恐懼和焦慮心理,保證手術的成功率。
2.2 術前準備
2.2.1 妥善保護斷指 患者來院就診時,應即刻將離體斷指保守在2℃~4℃的冰箱中,使離體斷指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對斷指殘端應先用無菌等滲鹽水紗布包扎,以減少污染和進一步損害,并采取保溫措施。一般不宜在近端綁扎止血帶,否則加重缺血。
2.2.2 積極防治感染 由于多指離斷傷一般首先應考慮施行斷指再植手術,而針對血管手術,在術前應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本組主要采用靜脈沖擊給藥法,首選頭孢類抗生素。
2.2.3 有效鎮(zhèn)靜止痛 由于患者劇烈疼痛、精神緊張等,易導致血管痙攣和局部皮膚溫度降低而加重斷指殘端的缺血,不利于斷指再植手術后的成功率。如無其他合并癥,應及時給予肌注哌替啶進行有效的鎮(zhèn)靜止痛。
3 術后護理
3.1 心理護理 術后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消除病人的焦慮和緊張心理,使病人能積極配合醫(yī)護工作,有利于減少術后的并發(fā)癥和病人的康復。護士應注意掌握病人的性格,主動與病人交談和溝通,針對病人存在的心理障礙,給予有的放矢的心理護理。本組有2例因為性格急躁,稍有不慎易發(fā)脾氣,與醫(yī)護人員工作不配合而發(fā)生血管危象的情況。
3.2 保持適宜室溫 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一般最好在22℃~25℃之間,相對濕度在60%~70%.如室溫過低,由于寒冷易引起血管痙攣而誘發(fā)血管危象;如室溫過高,手部容易出汗而導致感染。故病室內應安裝空調設備或冬季采取保暖、夏季采取散熱措施。
3.3 消毒隔離 術后病人應注意消毒隔離處理,病室內每天定時用紫外線照射消毒,門窗、地板、床及床頭柜用消毒液擦洗。嚴禁病人互串病室和病人家屬入室探視,醫(y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換專用鞋,以防交叉感染;嚴禁病人和其他任何人在室內吸煙,因煙堿可引起血管痙攣而誘發(fā)血管危象。本組有1例因家屬在室內吸煙導致血管危象者。
3.4 體位與休息 術后給患者取仰臥位2周,患肢稍抬高于心臟平面,過高不利于動脈血流供應,過低不利于靜脈血液回流。李娟報道[1]斷指再植術后應絕對臥床2周,過早活動可使血管受到牽拉而引起反射性痙攣,再因骨及肌腱固定不牢或意外損傷導致吻合口撕脫。
3.5 觀察血管危象 術后觀察有無血管危象的發(fā)生,是護理的關鍵措施。一般發(fā)生動脈危象的主要原因是疼痛、精神緊張、周圍組織壓迫動脈血管和指端溫度較低等引起,以指端皮膚蒼白、皮溫降低、毛細血管反應消失為主要表現(xiàn)。發(fā)生靜脈危象的主要原因是清創(chuàng)不徹底、吻合質量差、皮膚縫合過緊等引起,以皮色紫暗、指腹腫脹、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縮短(<1s)為主要表現(xiàn)。本組共發(fā)生血管危象11例,占3.85%,其中2例發(fā)生靜脈危象時由于存在有動脈搏動,未及時進行處理,導致指端壞死,此為教訓。其余9例進行果斷處理后,獲得滿意效果。有學者報道[2]指溫持續(xù)低于28℃~29℃,再植指成活的希望不大。
3.6 應用抗凝解痙劑 由于多指離斷傷再植術后發(fā)生血管危象的幾率較高,尤其是斷指軟組織挫裂較重,有骨碎片,血管吻合不甚滿意者應及時應用抗凝和解痙藥物。本組常規(guī)應用阿司匹林、潘生丁和罌粟堿,有87例由于軟組織挫裂較重而配合應用右旋糖酐40,有68例配合應用丹參注射液,獲得較滿意效果。
3.7 鎮(zhèn)靜止痛 由于術后疼痛可引起血管痙攣而誘發(fā)血管危象,故應積極采取止痛措施。本組有112例使用鎮(zhèn)痛泵效果滿意,無一例發(fā)生血管危象。其他患者均采用傳統(tǒng)方法鎮(zhèn)痛,但解熱鎮(zhèn)痛劑應慎用,因可引起出汗增加感染因素,針對既往手部容易出汗者,一般不宜應用。本組有2例導致術后感染的主要原因與手部出汗較多有關。
3.8 防治感染 由于多指離斷傷,尤其被重物擠壓、機器絞傷者發(fā)生感染的幾率較高。術后預防措施除了做好消毒隔離、保持適宜室溫、應用有效抗生素外,還應消除其他引起感染的因素,嚴密觀察有無感染的先兆等,一旦出現(xiàn)感染的先兆應積極采取治療措施。本組共發(fā)生感染5例,占1.75%,其中4例由于及時發(fā)現(xiàn)感染先兆給予理療、制動、應用抗生素等處理而治愈,1例由于出現(xiàn)化膿性感染而導致手術失敗。
3.9 功能鍛煉 一般斷指再植術后3周開始進行功能鍛煉,先行被動屈曲活動,再行主動屈曲活動,活動次數(shù)由少漸進,活動力度由輕漸重,去除內外固定后配合石蠟療法,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和家務活動訓練等。有學者主張[2]及早對固定的指間關節(jié)進行主動輕微的屈伸活動,拔除內固定后逐漸加大活動力度,再配合理療,有利于加速再植骨的愈合。
【參考文獻】
1 李娟。斷指再植圍手術期的護理。實用臨床醫(yī)學,2004.5(2):125.
2 唐軍,申海榮。復雜性手部離斷再植術后的護理體會。當代護士,2004.1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