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理:
本品1L含降解明膠多肽35g、鈉145mmol、鉀5.1mmol、鈣6.25mmol、氯145mmol,溶液PH為7.3±0.3。
微量的磷酸根和硫酸根離子,及帶負電荷至等滲點的多肽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物理化學參數:
平均分子量30000道爾頓相對粘滯度(35℃)1.7~1.8
輸注溶液的pH值7.3±0.3
膠凝點低于+3℃。
[藥理作用]此制劑不含防腐劑,凝固及融化均不影響其物理化學特性。
組織化學,放射化學和組織學研究均顯示血代不在網狀內皮系統(tǒng)蓄積,即使用大劑量亦未發(fā)現器官功能障礙。
對腎功能未受損的病人,從輸注結束至血代完全排出體外正常需要48小時。而對透析的病人,若血代未被完全排出體外,則被內源性蛋白酶降解。
血代的輸入可導致血液稀釋并因此而降低血液粘滯度,這樣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
血代無致免疫性,因而不會誘發(fā)抗體形成。 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血代不會導致任何物質特異性凝血功能損傷,但如果輸入量相對過多,應注意可能稀釋凝血系統(tǒng)內的成分,但血小板的功能不受影響。
血代不會影響血型測定。
適應癥:
血代是一種容量代用品,用于糾正或預防血漿/全血容量缺乏引起的循環(huán)功能不全,包括絕對性(如由出血引起)和相對性(如由于血容量在循環(huán)各腔室間移動引起)。
血代適用于以下方面: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全血或血漿丟失(如由于創(chuàng)傷、燒傷出血血漿滲出及術前進行自體輸血或血漿的貯備引起);
3.填充心肺循環(huán)機。
另外,血代可用作各種藥物的輸注溶劑。
用法用量:
全血及血漿丟失預防休克,500~1500ml;容量缺乏性休克,最多2000ml,急救以血壓作參考按所需要量補充本品。當血細胞比容降至25%以下時必須立即給予濃縮紅細胞或全血。本品滴速為125滴/min,急救時5~15min內輸入500ml。
對組胺釋放引起的反應可預防性地靜注抗組胺藥二甲吡茚和西咪替丁。
本品可與水溶性激素、心血管藥、肌松藥、巴比妥、維生素、鏈激酶、尿激酶、青霉素類和頭孢氨噻肟以及葡萄糖、林格液混合。
過敏體質或7日內使用過促組胺釋放藥物的患者應予抗組胺藥物后應用。
輸注本品可導致暫時性紅細胞沉降率加快。
本品中含鈣量高,使用后短期內可出現血清鈣輕度上升。
本品可與肝素化的血混合,不可與枸櫞酸抗凝劑處理過的血漿或全血混合。
[劑型與規(guī)格]注射劑:500ml/瓶。
[貯藏]血代應貯存在+2,至+25℃,該溶液過期后不能使用,包裝箱及容器上均有終止日期,若血代貯存在+25℃以上,該終止日期應減去2年。
[用法及用量]劑量及輸注速度可按照個體情況并應依據血壓來調整。
健康成年人的輸注量:
全血及血漿丟失預防休克500~1500ml容量缺乏性休克最多2000ml
急救按需要量以血壓作為參考指標。
如果血液的主要成分稀釋后仍保持在生理下限以上,并無高血容量和水分過多出現,則上述劑量可補充得更多一些。
一般來說,當紅細胞壓積降至25體積%以下時,必須立即考慮給予濃縮紅細胞或全血。
對嬰兒及老人應注意,這類病人蛋白儲備不足,不可過多輸入。
給藥方法:血代是一種現成可用的靜脈注射溶液,輸注速度和持續(xù)時間應依照病人的需要。
輸注速度,應按照血壓值調整,滴速可使用下列公式計算:如:500ml液體要在1小時內輸入500/4×1(h)=125滴/分鐘
急救時,血代可快速輸注(如5至15分鐘內輸入500ml)。
由于技術原因,容器中留有一定量的空氣,塑料注射瓶的加壓輸液必須在控制下進行,因為不能完全排除產生空氣栓塞的危險。組織胺釋放引起的反應可以預防性使用H1和H2受體阻斷劑(如靜注二甲吡茚和靜注甲氰咪胍)來預防。象所有輸注溶液一樣,由于生理原因,血代不能在冰冷狀態(tài)下輸入。
本品溶液必須在清亮狀態(tài)下才可輸注。
禁用慎用:
對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食道靜脈曲張、肺水腫、有出血傾向者、腎性及腎后性無尿者應特別慎用。
已知對該制劑組成成分產生超敏反應和存在過敏性反應者禁用本品。
使用強心甙的病人,應注意血代中的鈣與其有協同作用。
具有組織胺釋放高危因素的病人及7天內用過促使組織胺釋放藥物的病人禁用本品。
給藥說明:
過敏體質或7日內使用過促組胺釋放藥物的患者應予抗組胺藥物后應用。
輸注本品可導致暫時性紅細胞沉降率加快。
本品中含鈣量高,使用后短期內可出現血清鈣輕度上升。
本品可與肝素化的血混合,不可與枸櫞酸抗凝劑處理過的血漿或全血混合。
所有血容量增多及其導致的每搏輸出量增多,血壓上升者;組織間液容量增多或血液稀釋等情況下給藥可能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食道靜脈曲張、肺水腫、出血素質、腎性及腎后性無尿。
不良反應:
偶可出現一過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潮紅、發(fā)熱、低血壓、心動過速或過緩、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體溫升高或寒戰(zhàn),可能與輸注速度有關。嚴重過敏性休克罕見。
變態(tài)反應被認為是由于造成組胺釋放刺激乳突細胞變態(tài)反應的結果。
在此容量代用品輸注中及輸注后,偶可出現一過性皮膚反應(蕁麻敏疹、風團)、低血壓、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體溫升高和/或寒戰(zhàn)。
罕見休克狀態(tài)的嚴重過敏反應。若發(fā)生休克時,應立即停止輸注,給以皮質類固醇和抗組織胺藥物。嚴重反應:立即注射腎上腺素(緩慢靜注),加用大劑量的皮質類固醇(緩慢靜注),容量代用品(如人血白蛋白,林格氏乳酸溶液)給氧氣吸入。
產生與輸注血代有關的過敏性副作用的原因已證實為組織胺釋放。輸注速度過快可促發(fā)組織胺介導的過敏反應。
另外,出現上述反應可能是由于數種促組織胺釋放藥物累積引起的結果(如麻醉藥、肌松藥、鎮(zhèn)痛藥、神經節(jié)阻斷劑、抗膽堿能藥物)。
相互作用:
①使用強心甙患者,應考慮本品中的鈣與其有協同作用。②與麻醉藥、肌松藥、鎮(zhèn)痛藥、神經節(jié)阻滯藥、抗膽堿能藥物合用可誘促過敏反應的發(fā)生。
- · 聚明膠肽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