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癥
凡皮膚病診斷有困難,病理檢查有價值者,即可采取皮膚損害作病理檢查。
用品及準備
[用品]
清潔盤、小手術包或4.5mm直徑環(huán)鉆、無菌手套、1%-2%普魯卡因注射液、小標本瓶(內盛10%甲醛溶液5-10ml,如需行特殊染色,則應另加其他指定的固定液)。
[病損部位選擇]
1.部位選擇 ①避免取腹股溝、腋窩等處的皮膚,因這些部位的皮膚易受摩擦、搔抓,常伴有萎縮變形,致?lián)p害的病理像易于變異。②避免在面部取材,一般可選耳后、發(fā)際或頜下皮膚。如確需在面部取材,應按皮紋走向切取,用5-0縫線縫合,避免面部瘢痕形成。③避免在關節(jié)活動部位取材,以免瘢痕形成,影響功能。④如疑有血色?。徊灰谙轮课蝗〔?,因下肢常有血液淤滯,或有肢端血管疾病,皮膚內可能已有鐵質沉著。⑤為觀察療效,宜在治療前后同一部位,或與原皮疹相同處取材。
2.損害選擇 ①選取充分發(fā)展的具有代表性的損害。②水皰、膿皰應選擇早期損害。③盡可能選取原發(fā)性皮疹,避免采取經(jīng)過治療、摩擦、搔抓等所致的繼發(fā)性損害。④應包括損害周圍部分正常組織,以便與病變組織對照。⑤如皮膚損害有多種形態(tài),應分別采取有代表性的損害,分別裝瓶,并注明所取標本部位。⑥潰瘍損害應采取潰瘍底部組織并連同周圍部分組織。⑦皮下結節(jié)采取時應包括結節(jié)、其上皮膚與結節(jié)周圍組織。⑧浸潤性損害如腫瘤、結節(jié)病、麻風等,所取組織塊一定要夠深夠大。脂膜炎取材要帶脂肪。皮肌炎取材要帶肌肉。
[術前準備]
術野先用清水洗凈,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避免擦去損害表面鱗屑及痂,應注意保持原有形態(tài)。為避免碘酊有礙組織染色,可以免用。
[麻醉]
以1%普魯卡因溶液在損害周圍呈梭形浸潤注射,不宜注入損害組織內,以免形成水腫。
方法及內容
1.切口法 適用于一般活體組織的采取及較深大的損害。取材的大小長為1-1.5cm,寬0.2—0.5cm.施術者以右手持刀,刀尖與皮面垂直,沿損害邊緣呈梭形切開皮膚,用無齒鑷子夾住切開皮膚的一端,輕輕提起,然后沿基底用活檢剪刀剪下組織,立即放入10%甲醛液內固定??p合創(chuàng)面,5—7d拆線。
2.鉆孔法 適用于較小的皮膚損害及脆弱的損害部位,術后可不縫合創(chuàng)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