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死亡率極高,早期主要為咳嗽、痰多等癥狀,晚期則會出現(xiàn)氣短、氣喘、下肢浮腫,甚至穿衣吃飯等運動就會感到氣促,生活不能自理等情況。這就是所謂的動則氣急。
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動則氣急為痰飲伏留、肺失肅降、腎不納氣,通常采用健脾化濕、平喘溫腎的方法,但是對動則氣急也無法根治。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科日前研究認為,大氣下陷是動則氣急的原因,因為人的胸中除了有呼吸之氣外,還有別的氣貯于胸中,這就是大氣。大氣是一身氣機的樞紐,大氣下陷使內外之氣不相接續(xù)而動則氣急。大氣下陷可分為四種類型:即單純大氣下陷型;兼陰虛型;兼氣郁型;兼脾虛型。如此辨證施治,即可收到效果。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