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胎位異常的診斷如下,請各位考生仔細查看。
1.臨床表現 臨產后胎頭銜接較晚及俯屈不良,由于枕后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常導致協調性宮縮乏力及宮口擴張緩慢。因枕骨持續(xù)位于骨盆后方壓迫直腸,產婦自覺肛門墜脹及排便感,致使宮口尚未開全時過早使用腹壓,容易導致宮頸前唇水腫和產婦疲勞,影響產程進展。持續(xù)性枕后位常致活躍期晚期及第二產程延長。若在陰道口雖已見到胎發(fā),歷經多次宮縮時屏氣卻不見胎頭繼續(xù)順利下降時,應想到可能是持續(xù)性枕后位。
2.腹部檢查 在宮底部觸及胎臀,胎背偏向母體后方或側方,在對側明顯觸及胎兒肢體。若胎頭己銜接,有時可在胎兒肢體側恥骨聯合上方捫到胎兒頦部。胎心在臍下一側偏外方聽得最響亮,枕后位時因胎背伸直,前胸貼近母體腹壁,胎心在胎兒肢體側的胎胸部位也能聽到。
3.肛門檢查或陰道檢查 當肛查宮口部分擴張或開全時,若為枕后位,感到盆腔后部空虛,查明胎頭矢狀縫位于骨盆斜徑上。前囟在骨盆右前方,后囟(枕部)在骨盆左后方則為枕左后位,反之為枕右后位。查明胎頭矢狀縫位于骨盆橫徑上,后囟在骨盆左側方,則為枕左橫位,反之為枕右橫位。當出現胎頭水腫、顱骨重疊、囟門觸不清時,需行陰道檢查借助胎兒耳廓及耳屏位置及方向判定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后方,診斷為枕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側方,診斷為枕橫位。
4.B型超聲檢查 根據胎頭顏面及枕部位置,能準確探清胎頭位置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