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方位的概述及正常胎位|異常胎位的介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復習考試,為您提供以下知識匯總:
胎兒先露部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的關系稱胎方位,簡稱胎位。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頦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為指示點。根據指示點在母體骨盆入口前、后、左、右、橫的關系而有不同的胎位。頭先露、臀先露分別有六種胎方位,肩先露有四種胎方位。正常的胎位為枕左前和枕右前位。
正常胎位
正常的胎位為枕左前和枕右前位。胎兒的縱軸與母體的長軸一致,胎頭在下方,骨盆入口的部位,胎頭屈曲,以胎頭的枕部為胎體的最低部位。雙手交叉屈曲于胸前,雙腿交叉彎曲于胸腹前方,胎兒以屈曲的姿勢可以以最小的徑線通過骨盆,而使陰道分娩能夠順利進行。
異常胎位
最常見的異常胎位為臀位及枕后位,橫位及顏面位較少見,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胎頭入盆受阻,如頭盆不稱及前置胎盤等;②胎兒活動范圍增大,如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松弛、雙胎及早產兒等;③子宮畸形。能引起難產的胎兒因素,包括巨大胎兒、胎兒畸形。
1.臀位產異常
在宮底可觸及圓而硬的胎頭,在恥骨聯合上區(qū)則捫及較軟而不規(guī)則的胎臀,胎心音平臍或在臍上方。肛門或陰道檢查可觸及軟而不規(guī)則的胎臀,有時可觸及下肢。用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
2.枕后位產異常
枕后位可在腹部前方捫及胎兒肢體,胎背在腹部一側,位置較靠后,胎心音在腹部側方略遙遠。必要時可經陰道檢查或B超檢查確診。陰道檢查可發(fā)現兒頭的矢狀縫和母親骨盆的斜徑相一致,前囟在其前端,后囟在后。若矢狀縫不易辨認,可依胎兒耳輪所指的方向來辨別。
3.橫位產異常
橫位是指胎兒的長軸與母體的縱軸呈垂直交叉的方向,即胎兒橫臥于子宮腔內,胎頭可在左或右側。胎頭在母體腹部一側觸及,恥骨聯合上方較空虛。胎心音在臍周兩旁最清楚。
備考神器:
以上就是“胎方位的概述及正常胎位|異常胎位的介紹”的全部內容啦,以上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匯總,更多信息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婦產科護理職稱考試欄目!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