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復蘇的主要操作都有哪些?為了幫助兒科主治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識點、考點,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初步復蘇
保暖→體位→吸引→擦干→刺激
2.復蘇氣囊-面罩正壓通氣給氧
指征 | ①初步復蘇后無自主呼吸; ②心率低于100次/分; ③持續(xù)中心性青紫 |
自動充氣氣囊 | 擺好體位,選擇合適面罩,接好氧氣 |
面罩安置 | 密閉于口鼻;正壓通氣大于2分鐘應插胃管 |
速率 | 40~60次/分 |
壓力 | 第一、二次稍高為30~40cmH2O 以后只需15~20cmH2O,患肺為20~40cmH2O |
時間 | 正壓呼吸15~30秒測心率(6秒心率×10) |
心率 | ① >100次/分,如有自主呼吸,停止通氣; ② <100次/分,增加面罩正壓通氣; ③ <60次/分,正壓通氣及心臟按壓 |
3.胸外心臟按壓
指征 | 正壓通氣15~30秒,心率<60次/分 |
部位 | 胸骨下1/3,兩乳頭連線中點下方 |
方法 | 采用拇指法。深度為胸廓前后徑1/3,頻率120次/分 |
給予正壓呼吸 | 胸外心臟按壓時按3:1,給予正壓呼吸,兩人操作;時間:30秒之后測心率,如心率仍<60次/分,進行氣管插管,用藥 |
4.氣管插管術
指征 | ①窒息嚴重估計需長時間復蘇;②需氣管內吸引;③面罩正壓給氧無效;④疑為膈疝;⑤極低或超低出生體重兒 |
準備 | 選管,接插頭,插管芯,準備喉鏡、吸引器、復蘇囊、氧氣源等 |
合并癥 | 缺氧、心動過緩、呼吸暫停、氣胸、損傷和感染等 |
根據體重建議氣管導管型號和插入深度
體重(g) | 導管內徑(ID)(mm) | 唇-端距離(cm※) |
<1000 | 2.5 | 6 |
1000~2000 | 3.0 | 7 |
2001~3000 | 3.5 | 8 |
>3000 | 3.5~4.0 | 9 |
5.復蘇用藥
很少用藥,目的是刺激心臟(腎上腺素1:1000),增加組織灌注(生理鹽水擴容),維持酸堿平衡(碳酸氫鈉0.6mmol/ml,即5%溶液)。
推薦閱讀:
新課上線!2021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輔導課程超前預售中!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生兒窒息復蘇的主要操作都有哪些?”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教育網提供2020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備考經驗、精煉知識點以及政策動態(tài)變化!預祝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2020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