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的緊急處理是外科護士的必備技能,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如下,希望對各位初級護師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外傷止血是急救常見的措施,止血帶最好是橡皮管、繃帶、繩子、領帶等。使用止血帶時,隔段時間要松解片刻。對于不同類型的出血,現(xiàn)場止血方法不同。
直接壓迫法
如果傷口不大且較為表淺,血流速度較慢,可直接用干凈柔軟的敷料或手巾壓住傷口并扎緊即可止血。加壓包扎止血法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三角巾或繃帶用力包扎,包扎范圍應該比傷口稍大。在沒有無菌紗布時,可使用消毒衛(wèi)生巾、餐巾等替代。
填塞止血法
對于頸部或臂部較大而深的傷口,可用無菌紗布塞入傷口內(nèi),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包扎固定。指壓止血法用于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動脈大出血。如手部大出血,可用手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橈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一側腳大出血,用手指分別壓迫腳背中部搏動的脛前動脈及足跟與內(nèi)踝之間的脛后動脈。腿部大出血,傷員應取坐位或臥位,用兩手拇指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斷股動脈血流。顏面部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雙側下額角前約1厘米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流。
止血帶止血法
四肢發(fā)生大出血,當上述止血法不能止血時,可用橡皮止血帶、布制止血帶置于出血部位上方,將傷肢扎緊,把動脈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目的。對四肢大出血急救時較簡單而有效的止血法是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帶有多種,臨時可用繩子等物代替,而最好的是空氣止血帶。止血帶止血效果好,但有一最大缺點是它完全阻斷肢體的血循環(huán),增加了肢體的感染和壞死率,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使用。另外在使用時要注意:縛扎的部位應盡可能靠近傷口。在膝和肘關節(jié)以下縛止血帶無止血作用。在上臂縛上血帶時要注意避開橈神經(jīng)。以免發(fā)生損傷。上止血帶時下面要襯墊衣服、毛布等布類,不可直接接觸皮膚。同時要注意襯墊物要平整??`止血帶時松緊要合適,不可過緊、損傷組織神經(jīng);過松使靜脈血回流受阻,出血增多。在冬季上止血后要注意肢體保溫,但不要加溫,以免發(fā)生意外。上止血帶的時間一次最好不超過兩小時,同時每小時應放松數(shù)秒鐘后再上緊。當然有個別情況病人情況不允許再失血或大的血管損傷有可能大量失血者,不可輕易松帶。
開放性氣胸的急救處理:
將開放性氣胸立即變?yōu)殚]合性氣胸,贏得時間,并迅速轉送。使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器材制作不透氣敷料和壓迫物,在傷員用力呼氣末封蓋吸吮傷口,并加壓包扎。轉運途中如傷員呼吸困難加重,應在呼氣時開放密閉敷料,排出高壓氣體后再封閉傷口。
送達醫(yī)院后的處理:
給氧,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清創(chuàng)、縫合胸壁傷口,并作閉式胸腔引流;給予抗生素,鼓勵病人咳嗽排痰,預防感染;如疑有胸腔內(nèi)臟器嚴重損傷或進行性出血,則需行開胸探查。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精華知識點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初級護師欄目!我們提供專業(yè)的備考經(jīng)驗技巧、精煉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