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題庫軟件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備考復習,專門整理了纖維素樣變性的形成機制,如下:
病變部位的組織結構逐漸消失,變?yōu)橐欢丫辰绮簧跚逦念w粒狀、小條或小塊狀無結構物質,呈強嗜酸性紅染,狀似纖維素,并且有時呈纖維素染色,故稱此改變?yōu)槔w維素樣變性,其實為組織壞死的一種表現(xiàn),因而也稱為纖維素樣壞死。
至于所謂纖維素樣物質的性質和形成機制,至今尚無統(tǒng)一意見。一般認為,在早期,結締組織基質中有PAS陽性的粘多糖增多,以后纖維崩解為碎片,從而失去原來的組織結構而變?yōu)槔w維素樣物質。此外,還有免疫球蛋白增多,有時還有纖維蛋白增多。這種改變可能是抗原抗體反應時形成的生物活性物質使間質受損、膠原纖維崩解所致。同時,附近小血管也可受損,引起通透性升高、血漿滲出,并在組織凝血系統(tǒng)的酶的催化作用下,使血漿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高級職稱考試精華高頻知識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2020年高級職稱考試欄目!這里有2020年高級職稱考試政策動態(tài)、精華資料及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