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枇杷葉的中藥鑒定是怎樣的
枇杷葉的中藥鑒定是中藥學職稱考試會考到的內容,為了幫助中藥學職稱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識點、考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來源】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葉。
【產地分布】多栽于村邊、平地或坡地。分布于江蘇、浙江、廣東、陜西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多在4~5月采葉,曬至七八成干時扎成小把,再曬干。本品分生用和蜜炙。生用時,用水噴潤,切絲,干燥。蜜枇杷葉,取枇杷葉絲,用蜜水拌炒,至放涼后不粘手為度。每100千克枇杷葉絲,用煉蜜20千克。
【藥材性狀】長圓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近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光滑;下表面密被黃色茸毛,主脈于下表面顯著突起,側脈羽狀;葉柄極短,被棕黃色茸毛。革質而脆,易折斷。無臭,味微苦。
【性味歸經(jīng)】味苦,性微寒。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清肺止咳、降逆止嘔。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中的止咳平喘藥。
【化學成分】新鮮枇杷葉含揮發(fā)油0.045%~0.108%,主成分為橙花叔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三萜化合物以熊果酸、齊墩果酸或委陵菜酸為母體的衍生物。倍半萜類化合物枇杷苷Ⅰ可作定性鑒別的專屬性成分。尚含單環(huán)倍半萜苷、苦杏仁苷及有機酸、金合歡醇、β-谷固醇、馬斯里酸、枸櫞酸等成分。
推薦閱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枇杷葉的中藥鑒定”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動態(tài)、考試經(jīng)驗、政策資訊、輔導課程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藥學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