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種子類中藥鑒定考點:巴豆的中藥鑒定
關于常用果實種子類中藥的鑒定:巴豆的中藥鑒定,醫(yī)學教育網(wǎng)編輯整理相關資料分享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希望對大家鞏固2020中藥學職稱知識點有所幫助!
【來源】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成熟果實。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谷、林緣、溪旁或密林中。多為栽培。分布于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此外、浙江、江蘇等地亦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堆置2~3天,攤開,干燥。
【藥材性狀】卵圓形,一般具三棱,長1.8~2.2厘米,直徑1.4~2厘米。表面灰黃色或稍深,粗糙,有縱線6條,頂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含種子1粒。種子呈略扁的橢圓形,長1.2~1.5厘米,直徑0.7~0.9厘米,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點狀的種臍及種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其間有隆起的種脊;外種皮薄而脆,內(nèi)種皮呈白色薄膜;種仁黃白色,油質(zhì)。無臭,味辛辣。
【性味歸經(jīng)】性熱,味辛。有大毒。歸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臨床應用】內(nèi)服:巴豆霜入丸、散,用量0.1~0.3克;外用:適量,研末涂患處,或搗爛以紗布包擦患處。用于惡瘡疥癬、疣痣。
【藥理研究】刺激消化道,產(chǎn)生劇烈腹痛;催吐;興奮腸??;增加膽汁和胰腺分泌;抗病原微生物;抗腫瘤;促腫瘤發(fā)生;抗炎;致突變;可使血小板凝集。口服巴豆油1滴可致激烈腹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等在體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等有明顯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本品含巴豆苷、巴豆酸、棕櫚酸、花生酸、巴豆毒素Ⅰ、巴豆毒素Ⅱ、亞麻酸、巴豆醇等成分。尚含巴豆醇的雙酯化合物及疏水性三酯化合物,具刺激性和致癌活性。
【使用禁忌】無寒實積滯、體虛者及孕婦禁用,不宜與牽牛子同用。服巴豆后,不宜食熱粥,飲開水等熱物,以免加劇瀉下。服巴豆后若瀉下不止,可以黃連、黃柏或綠豆煎湯冷服,或食冷粥,飲大豆汁以緩解。
推薦閱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巴豆的中藥鑒定”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相關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藥學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