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醫(yī)教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6.4

安卓版本:8.6.4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資格_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med66_weisheng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資格_微信視頻號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衛(wèi)生資格考試知指導老師
考試指導老師
備考規(guī)劃,專屬指導
微信掃碼添加老師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_官方抖音號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醫(yī)考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藥學職稱 > 輔導精華
2026輔導課程

脾病各癥候的辨證要點是怎樣的?

2020-05-12 19:18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字體:

脾病各癥候的辨證要點是中藥學職稱考試會涉及的內容,為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脾病各癥候的辨證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一)脾氣虛證

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運化失健所表現(xiàn)的證候。多因飲食失調,勞累過度,以及其它急慢性疾患耗傷脾氣所致。

【臨床表現(xiàn)】納少腹脹,飯后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晃白,形體消瘦或浮腫,舌淡苔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本證以運化功能減退和氣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脾氣虛弱,運化無能,故納少,水谷內停則腹脹,食入則脾氣益困,故腹脹尤甚。水濕不化,流往腸中,則大便溏薄。

脾氣不足,久延不愈,可致營血虧虛,而成氣血兩虛之證,則形體逐漸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是脾氣虛弱之征。

(二)脾陽虛證

脾陽虛證,是指脾陽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xiàn)的證候。多由脾氣虛發(fā)展而來,或過食生冷,或腎陽虛,火不生土所致。

【臨床表現(xiàn)】腹脹納少,腹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體困重,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質稀,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證候分析】本證以脾運失健和寒象表現(xiàn)為辯證要點。脾陽虛衰,運化失健,則腹脹納少。中陽不足,寒凝氣滯,故腹痛喜溫喜熱。陽虛無以溫煦,所以畏寒而四肢不溫。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水濕不化流注腸中,故大便溏薄較脾氣虛更為清稀,甚則完谷不化。中陽不振,水濕內停,膀胱氣化失司,則小便不利;流溢肌膚,則肢體困重,甚則全身浮腫;婦女帶脈不固,水濕下滲,可見白帶清稀量多。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皆為陽虛濕盛之征。

(三)中氣下陷證

中氣下陷證,是指脾氣虧虛,升舉無力而反下陷所表現(xiàn)的證候。多由脾氣虛進一步發(fā)展,或久泄久痢,或勞累過度所致。

【臨床表現(xiàn)】脘腹重墜作脹,食后尤甚,或便意頻數(shù),肛門墜重;或久痢不止,甚或脫肛;或子宮下垂;或小便渾濁如米泔。伴見氣少乏力,肢體倦怠,聲低懶言,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弱。

【證候分析】本證以脾氣虛證和內臟下垂為辨證要點。脾氣上升,能升發(fā)清陽和升舉內臟,氣虛升舉無力,內臟無托,故脘腹重墜作脹食入氣陷更甚,脘腹更覺不舒。醫(yī)學教育網整理由于中氣下陷,故時有便意,肛門墜重,或下利不止,肛門外脫。脾氣升舉無力,可見子宮下垂。脾主散精,脾虛氣陷致精微不能正常輸布而反下流膀胱,故小便渾濁如米泔。中氣不足,全身機能活動減退,所以少氣乏力,肢體倦怠,聲低懶言。清陽不升則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弱皆為脾氣虛弱的表現(xiàn)。

(四)脾不統(tǒng)血證

脾不統(tǒng)血證,是指脾氣虧虛不能統(tǒng)攝血液所表現(xiàn)的證候。多由久病脾虛,或勞倦傷脾等引起。

【臨床表現(xiàn)】便血,尿血,肌衄,齒衄,或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常伴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癥。

【證候分析】本證以脾氣虛證和出血共見為辨證要點。脾有統(tǒng)攝血液的功能,脾氣虧虛,統(tǒng)血無權,則血溢脈外。溢于腸胃,則為便血;滲于膀胱,則見尿血;醫(yī)學教育網整理血滲毛孔而出,則為肌衄;由齒齦而出,則為齒衄。脾虛統(tǒng)血無權,沖任不固,則婦女月經過多,甚或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癥,皆為脾氣虛弱之癥。

(五)寒濕困脾證

寒濕困脾證,是指寒濕內盛,中陽受困而表現(xiàn)的證候。多由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淋雨涉水,居處潮濕,以及內濕素盛等因素引起。

【臨床表現(xiàn)】脘腹痞悶脹痛食少便溏,泛惡欲吐,口淡不渴,頭身困重,面色晦黃,或肌膚面目發(fā)黃,黃色晦暗如煙熏,或肢體浮腫,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證候分析】本證以脾的運化功能發(fā)生障礙和寒濕中遏的表現(xiàn)為辨證要點。寒濕內侵,中陽受困,脾氣被遏,運化失司,故脘腹痞悶脹痛,食欲減退。醫(yī)學教育網整理濕注腸中,則大使溏薄。胃失和降,故泛惡欲吐。寒濕屬陰邪,陰不耗液,故口淡不渴。寒濕滯于經脈,故見頭身困重。

濕阻氣滯,氣血不能外榮,故見面色黃晦。脾為寒濕所困,陽氣不宣,膽汁隨之外泄,故肌膚面目發(fā)黃,黃色晦暗如煙熏。濕泛肌膚可見肢體浮腫;膀胱氣化失司,則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皆為寒濕內盛的表現(xiàn)。

(六)濕熱蘊脾證

濕熱蘊脾證,是指濕熱內蘊中焦所表現(xiàn)的證候。常因受濕熱外邪,或過食肥甘酒酪釀濕生熱所致。

【臨床表現(xiàn)】脘腹痞悶,納呆嘔惡,便溏尿黃,肢體困重,或面目肌膚發(fā)黃,色澤鮮明如橘子,皮膚發(fā)癢,或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證候分析】本證以脾的運化功能障礙和濕熱內阻的癥狀為辯證要點。濕熱蘊結脾胃,受納運化失職,升降失常,故脘腹痞悶,納呆嘔惡。脾為濕困,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則肢體困重。濕熱蘊脾,交阻下迫,放大便溏泄,小便短赤。濕熱內蘊,熏蒸肝膽,致膽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膚,故皮膚發(fā)癢,面目肌膚發(fā)黃,其色鮮明如橘子。濕遏熱伏,熱處濕中,濕熱郁蒸,故身熱起伏,汗出而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均為濕熱內盛之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相關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中藥學職稱欄目!

中藥學職稱題庫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關注考試動態(tài)
發(fā)布考情動態(tài)
考試復習指導
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
  • 免費試聽
  • 輔導課程
  • 免費直播
2024中醫(yī)醫(yī)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醫(yī)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

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熱招】無憂實驗班 兩考期內任意學!
精品題庫
  • 密題庫
  • 題庫小程序
  • 醫(yī)考愛打卡
 中藥學職稱密題庫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仿真歷年考點題
專業(yè)題目解析
原價:¥199
聯(lián)報/復購¥159.2
查看詳情
 中藥學職稱正保醫(yī)學題庫
正保醫(yī)學題庫

·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

· 仿真試卷 實戰(zhàn)演練

·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中藥學職稱醫(yī)考愛打卡
醫(yī)考愛打卡

· 每天一個知識點

· 配套精選練習題

·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免費資料
  • · 高頻考點
  • · 學習計劃
  • · 科目分值
立即領取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