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收澀藥的主要藥理作用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1.收斂
五倍子、石榴皮、金櫻子、山茱萸等:含有大量的鞣質,與黏膜、創(chuàng)面接觸后,可使局部蛋白質沉淀、凝固,在表面形成薄膜,將患部覆蓋,有助于局部創(chuàng)面愈合或保護局部免受刺激。
2.抗菌
訶子、五倍子、烏梅、金櫻子、石榴皮、山茱萸等:
抑制——對多種致病菌和真菌
3.止血
鞣質:能使局部血管收縮,并能使血液中的蛋白質凝固,堵塞損傷小血管,發(fā)揮止血作用。
海螵蛸含鈣類:可減輕毛細血管通透性
促進血液凝固,亦起止血作用。
4.抑制腺體分泌
鞣質:與分泌液接觸,能使表面分泌細胞的蛋白質凝固,導致分泌細胞的分泌功能減弱或喪失。
5.止瀉
石榴皮、肉豆蔻、金櫻子、訶子、赤石脂、禹余糧等:
有較明顯的止瀉作用,其收斂作用可減輕腸內容物對神經叢的刺激—使腸蠕動減弱—有利于止瀉。
赤石脂、禹余糧等:能吸附于胃腸黏膜起保護作用,還能吸附細菌、毒素及其代謝產物,減輕刺激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