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榔的中藥炮制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檳榔的中藥炮制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1.炮制方法
(1)檳榔:取原藥材,去雜,用水浸泡3~5天,撈出,置容器內(nèi),經(jīng)常淋水,潤透,切薄片,干燥,篩去碎屑。
(2)炒檳榔:取檳榔片,置熱鍋內(nèi),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
(3)焦檳榔:取檳榔片,置熱鍋內(nèi),中火炒至焦黃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
2.炮制作用
緩和藥性。檳榔生用消積下氣之力較強。炒后藥性較緩和,避免克伐太過耗損正氣。同時減少惡心、腹瀉等副作用。炒焦后藥性更緩。
3.炮制品功效
檳榔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jīng)。生檳榔具有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的功能。常用于治療絳蟲、姜片蟲、蛔蟲及水腫、腳氣、瘧疾等疾病。
炒檳榔與焦檳榔均長于消食導(dǎo)滯,用于食積不消、痢疾里急后重等,但炒檳榔較焦檳榔作用稍強,而克伐正氣的作用也略強于焦檳榔,一般身體素質(zhì)稍強者可選用炒檳榔,身體素質(zhì)較差者應(yīng)選用焦檳榔。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guān)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